【知识描述:】
分析阅读的第2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说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书。第3个规则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了一个整体的架构。
【知识联想:】
分析阅读的第2个规则让我想到了费曼读书法,费曼读书法也强调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你所看到的东西变成简洁的话语表达给别人努力,使别人听清楚你要讲的东西。就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创作诗歌的方法也是鲁写诗给呃老妇人听,如果连老妇人也听得懂的话,那么他的事就不需要再修改了,他认为就可以定稿了。看来用别人能够听得懂的话,来描绘一个复杂的道理,这其实不仅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个好的创作标准。
就是你必须能够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本书在说什么,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不要满足于整体上的感觉,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我却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过的。
这真的很奇妙,让我觉得其实所有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它都是相通的。因为工作的关系,前前后后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关于讲学习方法的书籍,里面很多都提到了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你所学到的知识,也就是说“复述”。
刚开始不以为意,但后来看了很多书都提到这么一个学习方法,那么我想这确实是一个特别高效的方法。然后再回想自己的求学过程,很惊奇的发现,其实自己以前高中的时候,在学政治的时候就是用的这种学习方法,只不过我没有把它归纳成为一个理论,一个原则。这大概就是我和那些学霸的差距,学霸是他知道如何去学好也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去学好的,而像我这种壮大运的学渣,就属于是一味的努力想要学好一门课程,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学好,即便是偶然间获得了成功,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学好的。这个大概是因为没有像学霸们那样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
纵观我看过的一些讲学习方法的书籍,讲认知原理的书籍,再去看那些读过的人物传记,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成功的人他都有一个共同习惯,就是非常喜欢反思总结,用现在流行的词语讲就是“复盘”。一个人只有善于去复盘,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失,才能够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有更好的行动。
【经历联想:】
我自己看一本书也比较喜欢绘制这本书的整体架构,那在学习导图卡片制作之前,也比较喜欢自己用笔来理出一本书的架构,只是呢,我的那个架构肯定是没有那么美观。而且我之前其实不是很重视这个方法,我一直觉得画出整本书的架构就是一个个人习惯,也并不清楚,原来其实人家早就已经有人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去梳理一本书的架构。参加导图卡片训练营之后,才发现原来绘制书的框架可以采用更高效的方法,而且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书的架构看起来更简洁美观。
只是可惜的是呢,由于技艺不精,所以现在绘制的这是卡片,都还谈不上,有多么的精美。只能是只能说是在不断的进行练习,但进步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行动启发:】
今天的知识卡片给我两点启发。一、在阅读一本书或是学习某门课程的时候,尽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你就是要学会复述你所看到的学到的知识。二、在看完一本书之后,要用简洁的方式把这本书的整体架构给梳理出来。制作成电子笔记,便于存档和今后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