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立春

左河水《立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zhi4)负冰。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会背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年的时光,就浓缩在这首诗里面。

古人观测到,在一年里,首先有四个时间点非常的典型,分别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天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冬至那天日影最长,白昼最短;夏至那天日影最短,白昼最长;春分、秋分,太阳刚好直射赤道,昼夜时长等分。那一年分四季,这二至二分,分别是四季的中心点,然后再根据这四个时间点,把一年等分成八份,依次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就是四立。四立意味着季节的开始和结束,二分二至则是季节的中间。这四立、二分、二至合成八节,八节的确定,使得四季的区分更加明确了。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人们对自然最基本的认识。

我们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把八节里的每节又分成三份,就把一年分成24份,就是24气,一气大概有15天。更细腻的区分的话,每个节气还可以再分成3份,一份5天,叫五日为一候。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里说: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这短短的一段话,就揭示了时间变换的大规律。从长远来看,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从细节来看,一年分4季8节24节气72候,每个时间段中,都有不同的气候和物候。

其实,单纯想要记时间的话,阿拉伯数字的方式是最简单方便的,只需要8个数字,就能把年月日说清楚。但是,古人赋予了时间更丰富的含义。要是光看阿拉伯数字的年月日,大家可能对四季变化,不会有太大感觉。要是一读24节气,就完全不一样了,人的脑海里,会自然的对四季变化,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比如说提到小雪,人就会自然的想到,飘飘洒洒的小雪花,还有寒冷的冬天,会想到要穿棉衣。要是再具体到72候,那就更生动了,比如雷始震,桃始华,寒蝉鸣,水始冰,等等。听到描述就能知道,那会的气候、物候大概是个什么状态,人怎么做可以更好的应对。

所以呢,这种4季8节24节气72候的记录时间的方式,其实是古人通过用心的观察和总结,把动物、植物、高天厚土的种种变化,跟时间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变得生动了。更重要的是,能跟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其实,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们生活中最接地气的使用。

《立春》。

「立者,建始也」,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首先是春季的开始。春季,又叫春三月,是从立春起,往后持续三个月,一直到立夏结束。同时呢,立春也往往被看做是24节气之首,这意味着一年的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开启了。所以在古代,立春也是一个节日,叫正月节、岁节等等。

根据《周礼》记载,每年立春时节,周天子要率百官,前往东郊举行迎春仪式。在仪式的供桌上,要摆放一头土牛,由祭祀官员执鞭抽打,这就是最早的打春牛仪式。直到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这个风俗。除此以外,现在民间,立春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比如不同形式的打春、戴春、咬春、踏春等等习俗。「一年之计在于春」,诸多的习俗,都寄托了勤劳的中国人,对丰收的一种祈盼。

诗人左河水在《立春》诗里说: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这里面,描写的就是春季东风送暖、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个春三月,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附近,逐日的向北移动,会经过赤道,然后向北回归线靠近。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对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来说,太阳直射点是在逐渐的靠近。这意味着天地间的阳气,逐渐变得旺盛,那天气也从寒冷开始变温暖了。

立春这一天,可以说,是由冬寒向春暖的转折点。

立春三候,分别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zhi4)负冰。

就是说,到了立春,气温回暖,凛冽的北风,变成了温暖的东风,大地慢慢的从那种沈寒冰冻的状态下化冻了,重新恢复松软。到了立春二候,冬眠于泥土中的昆虫,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开始有所活动,但此时的温度又不足以让他们从地底钻出来,所以叫始振。到了立春三候,河面的冰也开始融化,河里的鱼开始能够浮上水面,由于水中还有很多碎冰。古人看到以后,觉得像鱼托着冰块游动一样,所以叫负冰。

其实在立春这会,天气还是比较冷的状态,但是冰冷已经开始融化,开始夹杂着暖意了。过了立春以后,天气会越来越暖和,偶尔有乍暖还寒,但春季气候变化的大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持续的变暖。

所以,关于春季,《黄帝内经》里面有一句,“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具生,万物以荣」。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春季大地化冻回暖的过程中,会从地下涌动出一股生气,开始往上走,我们叫生发之气。在这种气的推动下,植物在冬季蓄积了几个月的营养和能量,就开始慢慢的往主干上、往枝叶上、往末梢上走。走着走着,到最后,就变成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发出了新的芽,长出了新的叶,或者它的花蕾就开始膨大,开始绽放,这个过程就叫发。

所以,春天的主题是什么?叫此谓“发陈”。

“发陈”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刚才说的,积蓄了一个冬天的物质和能量,支撑着万物开始蠢蠢欲动,要准备在春天去生发。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陈的表现,是天地具生,万物以荣,土地开始松软了,植物开始发芽了,花苞开始绽放了,冬眠的动物开始慢慢苏醒了,还有的动物开始发情了。当然,具体到不同的动物、植物,它们苏醒发芽发情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不同生物的物候。前面我们说了,这种生发,是需要有物质和能量支撑的,也就是说,想要发,先得有“陈”,这个陈呢,就是冬天的积蓄。

如果冬天的储备足够,那春天在天地之气的推动下,可以很好的生发,这叫厚积薄发。那么对于人来说,到了春季,人体内的阳气开始向外向上生发,新陈代谢会变得更加活跃。猫冬的人们开始愿意出门了,手脚开始变得温暖了;冬季比较萎靡的人,开始变精神了;小孩子也开始抽条蹿个了。

要是在冬季,储备的物质能量不足,这种生发就会受到影响。要是储备的物质能量有问题的话,这种生发,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基于这个特点,“发陈”还有第二个解释,对于那些身体里积攒了很多垃圾的人,我们也可以称为他身体里有“伏邪”,伏是潜伏的伏。就是说,对于那些身体里有伏邪的人,到了春天,在天地生发之气的推动下,他的身体就会想要借助这个力量去排邪,把潜伏在身体里的垃圾排出体外。所以,这种人的发陈,就是另外一种表现,在春天他可能会出现旧病的复发,或者身体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

比如说,常见的春季过敏。每年到了春季,都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调理,表现就是鼻子、眼睛、脸上开始痒,还有的会流鼻涕打喷嚏。一冬天都好好的,立春以后就开始发作,这就是一种春季的发陈。还有些患者,每年都会犯春季过敏,经过一整个冬季持续的调理之后,到了来年春天,有的人就不发作过敏了。有的人还会有发作,但一般较往年的症状会轻很多。过敏较往年来说轻一点,说明身体里垃圾变少一些,但是会过敏,说明身体里还是有垃圾,要乘胜追击。

这就是发陈的意思。对于人来说,那些身体物质能量储备足,并且比较健康的人,春天可以很好的生发。那些身体里有伏邪的人呢,春天会发出陈年旧疾,这是身体想要推陈出新。

那人的身体,为什么在春季能够发陈,而在其他季节表现不这么明显呢?

这得先来了解一下春季跟人体的关系。

《金匮真言论》篇里说: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阴阳应象大论》篇里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这两段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古人根据内在的联系,总结出了跟春天同频的元素。分别有五方中的东方,五色中的青色,五行中的木,五味中的辛味,五畜中的羊,五谷中的麦,五臭中的膻味,五声里的呼,五音中的角,五臓里的肝,五体中的筋,数字8,等等。

根据《汤液经法》,跟肝同频的味道有3种,辛味酸味甘味,我们在这里突出了补肝的辛味。另外呢,五种气味腥臊香膻臭,膻味是补肝的。这是跟内径原文不一样的地方,大家有所了解就好。

联系到肝的话,我们还可以继续的延伸: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那么,当春天生发的时候,人体的各个脏腑都收到了春天的讯息。但是,只有肝,跟春天的节奏,能够和谐共振,书上叫「五脏皆收,唯肝受之」。也就是说,春季人体的发陈,跟肝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肝是怎么跟随春天生发的脚步,让人体发陈的呢?那就要了解肝的特性和功能了。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调达而恶抑郁,又叫肝主「升生之气」。

第一个升是升旗的升,第二个生是生长的生,肝主的是升生之气。这个特性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跟春天的生发之气非常合拍吧。所以,春天阳气始发,内蕴升生之机,推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那肝气通于春,内藏升生之气,肝气生发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肝气的本性,是向上生动和向外发散,它性喜调达而恶抑郁。

所以,肝表现出来的功能,第一个就是肝主疏泄,它都能疏泄什么?看名字就知道吧,它需要疏泄的,就是人体内可能会产生瘀滞的物质或者能量。

人体内最容易产生瘀滞的,首先是气,对吧?叫气滞。这种太常见了,比如说生气了,一口气堵在胸口或者气得肝疼,拍一拍打一打按揉一下,可能会打嗝排气,这种拍打按揉,激发的就是肝的疏泄功能,这叫疏肝理气

如果一个人的肝气弱,气就容易在身体郁结。郁结严重的话,有些人会表现为气的吃不下饭,气的肝疼,这不是他们想不开,是因为肝不行,是肝的疏泻功能出了问题。如果一个人肝的功能正常的话,他身体里不会留下气的阻滞。这种人,也有情绪对他的刺激,也会有窝囊气,但随时会化解掉,打嗝放屁,就没了,这事就过去了。

那比气滞更严重的,就是水液的停滞造成的湿浊、痰浊。中医用药物治湿,有3个大思路,分别是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其中,芳香化湿,就是利用了辛香味的药物,入肝补肝的特性,去鼓舞肝气生发,可以更好的疏泄这种湿浊。

再严重的,就是血液的瘀滞,又叫淤血,这时候就需要活血化瘀。我们能看到,很多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比如当归、红花,都是辛味的补肝药,这仍然是激发肝的疏泄功能。

不光是气血津液会瘀滞,人的情志也会产生那种不痛快,对吧?肝气还可以调畅情志,使人心情舒畅。很多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后,身体变好的同时,情绪也变阳光了,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经常要疏肝理气,不让他发展成瘀血痰浊。已经有瘀血痰浊了,往回化,把瘀血化成痰,把痰化成气,把气化成屁,排出去。不然身体里就藏污纳垢。

肝的疏泄功能,还表现在,促进脾胃运化和推动胆汁的分泌排泄上。肝对脾胃的影响,从五行生克上,就能体现出来:肝木克伐脾土。当人脾胃里有积滞的时候,吃一些辛味补肝泻脾的药物,可以疏通这种食积。有的人,一吃辛辣的食物就胃疼或者腹泻,这是因为辛辣的食材鼓舞了肝气,过度克伐脾土导致的。所以,在春天,肝气得到了天地生发之气的加持,那些脾胃偏弱的人会觉得更不舒服;但那些平时脾胃容易积滞的人,反而觉得胃口会开一些。

肝的疏泄功能,还包括应激反应。最常见的,就比如打架的时候,人会变得脸红脖子粗,这都是肝气生发的表现,气血奔涌、怒发冲冠,人于是更有勇气可以去拔刀相向。

另外,人的性功能,男子排精,女子排卵,女子定期来月经,这都是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肝阳不足的男士可能会出现阳痿,而肝气过亢的人则会表现为阳强不倒。肝阳不足的女士,往往月经会推迟;肝气过亢的女士,则容易出现月经提前。这都是由于肝的疏泻能力强弱不同,给人带来的影响。

上面说的,就是肝的疏泻功能。综上来看,肝的本性是主舒畅调达。当人体内郁积了一切不舒畅的物质或者能量的时候,肝的本能都是给它疏通开。所以,一个肝气足的人,他身体里不会有太多的瘀滞,人体会定期开闸排污。但是,

如果一个人会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梅核气,有事耿耿于怀,月经总是推迟,那说明他的肝的能力不够,疏泄不开导致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肝的生发之气太过,疏泻太过的话,也会出问题。这个人就容易表现为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这就是另外一个极端了。

说完肝的疏泄功能,我们再来看肝的第二个功能是“主藏血”。

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其实人体里跟血液有关的臓器有很多。比如脾是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里运行;肾藏精,主骨生髓,既生血又藏血。

那肝主藏血这种对血液的影响,有什么特点呢?

肝藏血的功能,首先是可以濡养肝脏相关的系统。比如说,可以涵养肝气,给肝气的疏泄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就像发陈需要有物质积蓄一样,肝的疏泄背后,也是需要有能量支持的。

肝藏血,还可以濡养筋、目、爪甲,让筋有弹性,让眼睛有神,让爪甲有光泽。判断一个人肝血是否充足,通过看指甲状态就能看出来;那些肝血不足的人,往往指甲是脆的,薄的,缺乏弹性的。还可以按指甲,看回血的快慢。按压指甲它会变白,再放开,如果回血很慢,那肝血往往也是不足的。另外呢,还通过看眼睛的状态。肝血不足的人,眼睛往往眼睛没神,或者干瘪干涩。

肝藏血的藏,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睡眠的影响。《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卧则血归于肝”,王冰批注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到了晚上,肝把血藏起来,魂也休息了,人就睡着了;早上,肝把血放开,人就醒了。如果一个人肝血不足,会容易出现浅睡、早醒、并且醒后睡不回去的情况。那关于肝和睡眠的关系,后面有节课会深入讲解,这里大家先有个简单的了解就好。

肝藏血,还会影响女子的月经。前面我们说,肝主疏泻,会推动女子定期行经。那月经排除的那个血呢,就来自肝脏的临时储存和释放。肝血不足的人,可能月经周期没问题,但是月经量却有问题,要么一两天就没了,要么是经量就一点点。

这就是肝的藏血功能。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肝的疏泻和藏血功能,怎么看起来有点矛盾呢?的确,疏泻是疏通,藏血是收藏,看起来方向确实是相反的。这点怎么理解呢?关于肝,有个说法,是肝属木,木曰曲直。这个曲和直,就是肝的藏血和疏泻的功能。刚才说的人睡觉和苏醒,女子藏血和行经,包括人体的肌肉肌腱,平时是柔软的;一发力,就会变的很硬很有力。这些收和放,都像树木的曲和直一样。可以很柔软的收藏,可以很强硬的释放。跟肝相对应的腑是胆,胆的功能跟肝类似,平时先把肝分泌的胆汁藏起来,当人吃了肥腻厚味的食物以后,胆就把胆汁放出来,这也是曲和直的功能。

所以,肝的这两大功能,既互相成就,也互相制约。二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如果二者失衡,人体会出现不适的反应。

如果肝疏泻有余而藏血不足的话,人会兴奋狂躁有余而安稳沈静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浅睡、多梦、早醒,甚至有人还会梦魇梦游等魂不附体的症状表现。尤其到了春天来临,肝气生发的时候,这种症状表现尤为突出。如果肝藏血有余而疏泻不足的话,人就表现为嗜睡、困乏、疲倦、手足逆冷等症状,这些人在开春以后,往往症状会减轻。

以上就是对肝的初步了解。总结一下,肝的功能主要是两个,主疏泄,主藏血。貌似非常矛盾的两个功能,被奇妙的体现在肝上,彼此相反相成。《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的特性是主升主动,喜调达而恶抑郁。他就像人体内的将军,藏血就是养兵练兵的储备,疏泻就是领军打仗,哪里有不平事,他可以来了断,既维护内部稳定,还负责对外应战,强力保护我们的身体。


了解了人体跟春季的关系以后,我们再来看春季养生,思路就清晰了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养生的要点,具体来说,就是养生,养护我们的生发之气,少作压制损害生发之气的事。从五臓来看,春季也是养肝的好时节,要养肝护肝,少做伤肝的事,因为这会也是容易伤肝的季节。

前面我们了解了,春三月的基调,是“此谓发陈”,表现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那具体到生活在天地间的人,具体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顺应天时呢?《黄帝内经》里说,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养生第一点,是起居作息方面。

大家都知道,春季白昼慢慢变长了,万物都在生发,人在此时,也处于生长的状态,通常精神都比较好。这会的起居适合夜卧早起,随着日出时间的提前,人们早晨可以适当早起,不适合再睡懒觉了。夜卧对现代人来说,就是晚上九到十一点睡觉,当然,如果能在九点前睡觉就更好。在春天如果还熬夜的话,会严重耗伤肝血;如果春天还睡懒觉,则会影响人体阳气的生发。


春季养生第二点,是可以适当运动。内经里说的,叫“广步于庭,被发缓行”。

春季与肝相通应,肝主筋。在春季,适当出门活动,拉伸一下筋骨,也是一种对肝的养护。要注意的是,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刚开始活动的方式不能太猛烈,宜缓宜慢。最好呢,就是闲庭信步、溜溜达达,慢悠悠的打个太极,等等,不适合快跑、竞走这种剧烈运动。像厚朴三年制里,周老师教的十二揉,可能有同学在修习营也学过,就特别适合在春季练,可以全方位的去柔筋养筋。

另外呢,由于早春天气还不是太暖和,刚开始的活动地点适合在庭院里,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就是在小区里,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活动不容易着凉。如果出门踏青的话,要注意做好保暖,不要着凉。

同时,身体的状态适合披发缓行,就是把头发解开,让它自由的披散在肩上,不需要扎紧头发,也不要束缚身体,穿着上要宽松一些,让整个人身上都无拘无束,这一看就是一种很自在的状态,对吧?可能有的同学说了,这不就是躺平的状态吗?早晨起来不梳头、不洗脸,穿着宽松的睡衣,在小区里遛狗,遛完狗回去还能再睡一上午,感觉特别放松,特别自在。确实,有时候很难分清楚放松和懈怠的区别。

比如在修习营上站桩课的时候,这一点就特别明显,有的同学站桩明显耸肩皱眉了,这显然是紧张了吧,这种让他放松一些就好。但有的同学呢,整个人站那就垂头耷脑的,这确实不紧张,但是也不是放松,他走到了紧张的另外一个对立面,“松懈”上了,这样站桩的话同样不适合,这是泄气了。所以,这里说的披发缓行,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放松、松而不紧、松而不懈的状态。

因为人们平时端着的时间太长,比如现在,很多人上班着装要求比较高,女士要盘发,男士也要给头发塑形,穿着要笔挺,一丝不苟。这当然很有工作的仪式感,同时让人心生紧迫,工作效率会更高。但如果长时间这样做的话,就会给身体造成束缚。到了春天这种萌芽生发的季节,如果还这样箍着自己的话,可能会影响生机的萌发,这种人可以适当的松解一下自己。但这种缓行,它也不是泄气,如果放松过头,就变成了懈怠、懒散、躺平,这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披发缓行,下一步是“以使志生”,《玄隐遗密》里对这段还有一句补充,叫“缓行养志”,这种缓行,是解开外在的束缚,让内在放松舒展,从而孕养一种生机,孕育新的志向,人们会发自内心的想去做一些事情。这也有点像行为疗法,通过调整人们的形体、形态、姿势,来影响内在的气血流动,进而影响到心,让自己的心性或者心情心思,在这一刻也自由的放飞。

所以,在春天可以鼓励自己,顺应天地的变化去做些事情,去承担一些责任,去开拓、去开创。因为这个跟天地之间大的气机是一致的,这样做事儿不容易累。那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到了春天,还觉得心灰意冷,生无可恋,什么事都不想做,这是怎么回事呢?可以留作课后思考题,大家自己分析一下。

也有的人,在春天精神会过度亢奋,表现就是,睡不着觉,兴奋,不停的说话,唱歌,甚至到外面奔跑,跳跃,老百姓叫“桃花疯”,这就是我们字课癫狂篇里说的躁狂。这往往是因为本身有旧病宿疾,在春天肝气生发,导致他发病。这种人,最好在头一年里好好调理,可以避免春季发陈;家庭调理的话,可以经常给他刮痧疏通,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这种人在春季,要注意收敛,就不适合鼓舞肝气了。

前面呢,从起居、穿着、立志等方面,说了春季养生的细节,这样做,其实也是在顺应春天生发的整体气象。而且,通过读内经的原文,我甚至能感受到,说这段话的岐伯老人家,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真是操碎了他的保姆心,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穿什么、干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了。

所以,在开春的日子里,大家不妨按照古人的教导,反观一下自身,你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睡眠质量怎么样?每天有运动吗?运动状态怎么样?着装习惯是怎样的呢?有没有正在穿特别紧的衣服,头发有多久没松下来啦,有没有发自内心的想做事的感觉呢,还是说做什么都觉得累,觉得没兴趣,或者说你是什么事都想干呢?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跟自己对对话,了解一下自己的状态。如果发现自己属于比较紧的人,那赶上春天的大好时光,可以给自己松松绑,让自己放松一下。如果觉得自己是平时比较懈怠的人,那要借助春天的生发之气,让自己振奋起来。

每年到了春天,我手头的一些患者,那些长期久坐、很少活动的人,那些忙忙叨叨停不下来的人,我都鼓励他们每天拿出一些时间,出门散步一会儿。但是,好几个人都问我,跑步行不行?竞走行不行?走10圈够不够呢?我提醒他们,是散步,溜溜达达,不以快为要求,不以圈数为目的,让自己慢慢的动起来,享受这个过程就好,以开心舒服为度。我自己练功的时候也会忍不住的做得很快,因为想多练几次。但是,周老师就总是提醒我们慢一点,好从慢得,练功的美好体验,从缓慢的动作中才能得来。那《内经》里所说的广步缓行,应该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吧?

春季还有一个做事的大原则,是“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会是动物发情的季节,是新生的季节。人们可以哺育动物或者栽种植物,不要杀戮破坏;鼓励支持人们去做事,尽量不要惩罚;家里有娃的,尽量理解孩子的心意,不要违逆强迫孩子。这样做,都是在保护生机,鼓励生发。

如果春天不好好养护生发之气的话,“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容易伤肝,春生的力量都不够,那么夏长的力量也会随之缺乏。

春天的养生之道,归根结底可以说是两个字,就是“生发”或者“养生”。顺应天地之间的生发之气,自然万物都在萌发新的生机,要养护天地间的生机,呵护人体内的生机,好好的舒展自己,养志、励志,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唐代诗人元稹,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冰泮(pan4)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对立春对春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再来听这首诗,是否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呢?


友情提醒:以上均来源于听课中内容。只可以学习参考,不可以作为商业用途!




繁体文如下

中國的孩子,從小就會背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年的時光,就濃縮在這首詩裡面。

古人觀測到,在一年里,首先有四個時間點非常的典型,分別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四天有什麼特殊之處呢,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冬至那天日影最長,白晝最短;夏至那天日影最短,白晝最長;春分、秋分,太陽剛好直射赤道,晝夜時長等分。那一年分四季,這二至二分,分別是四季的中心點,然後再根據這四個時間點,把一年等分成八份,依次確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就是四立。四立意味著季節的開始和結束,二分二至則是季節的中間。這四立、二分、二至合成八節,八節的確定,使得四季的區分更加明確了。春暖、夏熱、秋涼、冬寒,這是人們對自然最基本的認識。

我們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把八節里的每節又分成三份,就把一年分成24份,就是24氣,一氣大概有15天。更細膩的區分的話,每個節氣還可以再分成3份,一份5天,叫五日為一候。

《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里說」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周而復始…如環無端「。這短短的一段話,就揭示了時間變換的大規律。從長遠來看,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從細節來看,一年分4季8節24節氣72候,每個時間段中,都有不同的氣候和物候。

其實,單純想要記時間的話,阿拉伯數字的方式是最簡單方便的,只需要8個數字,就能把年月日說清楚。但是,古人賦予了時間更豐富的含義。要是光看阿拉伯數字的年月日,大家可能對四季變化,不會有太大感覺。要是一讀24節氣,就完全不一樣了,人的腦海裡,會自然的對四季變化,產生豐富生動的聯想。比如說提到小雪,人就會自然的想到,飄飄灑灑的小雪花,還有寒冷的冬天,會想到要穿棉衣。要是再具體到72候,那就更生動了,比如雷始震,桃始華,寒蟬鳴,水始冰,等等。聽到描述就能知道,那會的氣候、物候大概是個什麼狀態,人怎麼做可以更好的應對。

所以呢,這種4季8節24節氣72候的記錄時間的方式,其實是古人通過用心的觀察和總結,把動物、植物、高天厚土的種種變化,跟時間聯繫起來。讓抽象的時間,變得具體,變得生動了。更重要的是,能跟人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這其實,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們生活中最接地氣的使用。

下面正式具体了解《立春》。

「立者,建始也」,立就是開始的意思。立春,首先是春季的開始。春季,又叫春三月,是從立春起,往後持續三個月,一直到立夏結束。同時呢,立春也往往被看做是24節氣之首,這意味著一年的開始,新的一個輪回開啓了。所以在古代,立春也是一個節日,叫正月節、歲節等等。

根據《周禮》記載,每年立春時節,周天子要率百官,前往東郊舉行迎春儀式。在儀式的供桌上,要擺放一頭土牛,由祭祀官員執鞭抽打,這就是最早的打春牛儀式。直到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著這個風俗。除此以外,現在民間,立春還有很多其他的風俗,比如不同形式的打春、戴春、咬春、踏春等等習俗。「一年之計在於春」,諸多的習俗,都寄託了勤勞的中國人,對豐收的一種祈盼。

詩人左河水在《立春》詩里說:「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這裡面,描寫的就是春季東風送暖、萬物復蘇的景象。

整個春三月,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附近,逐日的向北移動,會經過赤道,然後向北回歸線靠近。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里,對位於北半球的中國來說,太陽直射點是在逐漸的靠近。這意味著天地間的陽氣,逐漸變得旺盛,那天氣也從寒冷開始變溫暖了。

立春這一天,可以說,是由冬寒向春暖的轉折點。立春三候,分別是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zhi4)負冰。就是說,到了立春,氣溫回暖,凜冽的北風,變成了溫暖的東風,大地慢慢的從那種沈寒冰凍的狀態下化凍了,重新恢復鬆軟。到了立春二候,冬眠於泥土中的昆蟲,感受到了溫度的變化,開始有所活動,但此時的溫度又不足以讓他們從地底鑽出來,所以叫始振。到了立春三候,河面的冰也開始融化,河裡的魚開始能夠浮上水面,由於水中還有很多碎冰。古人看到以後,覺得像魚托著冰塊游動一樣,所以叫負冰。

其實在立春這會,天氣還是比較冷的狀態,但是冰冷已經開始融化,開始夾雜著暖意了。過了立春以後,天氣會越來越暖和,偶爾有乍暖還寒,但春季氣候變化的大規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持續的變暖。

所以,關於春季,《黃帝內經》裡面有一句描述,非常的經典,叫「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具生,萬物以榮」。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春季大地化凍回暖的過程中,會從地下湧動出一股生氣,開始往上走,我們叫生發之氣。在這種氣的推動下,植物在冬季蓄積了幾個月的營養和能量,就開始慢慢的往主幹上、往枝葉上、往末梢上走。走著走著,到最後,就變成我們用肉眼看到的,發出了新的芽,長出了新的葉,或者它的花蕾就開始膨大,開始綻放,這個過程就叫發。

所以,春天的主題是什麼?叫此謂“發陳”。

“發陳”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剛才說的,積蓄了一個冬天的物質和能量,支撐著萬物開始蠢蠢欲動,要準備在春天去生發。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發陳的表現,是天地具生,萬物以榮,土地開始鬆軟了,植物開始發芽了,花苞開始綻放了,冬眠的動物開始慢慢蘇醒了,還有的動物開始發情了。當然,具體到不同的動物、植物,它們蘇醒發芽發情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不同生物的物候。前面我們說了,這種生發,是需要有物質和能量支撐的,也就是說,想要發,先得有“陳”,這個陳呢,就是冬天的積蓄。

如果冬天的儲備足夠,那春天在天地之氣的推動下,可以很好的生發,這叫厚積薄發。那麼對於人來說,到了春季,人體內的陽氣開始向外向上生發,新陳代謝會變得更加活躍。貓冬的人們開始願意出門了,手腳開始變得溫暖了;冬季比較萎靡的人,開始變精神了;小孩子也開始抽條躥個了。

要是在冬季,儲備的物質能量不足,這種生發就會受到影響。要是儲備的物質能量有問題的話,這種生發,會變成另外一種形式。基於這個特點,“發陳”還有第二個解釋,對於那些身體里積攢了很多垃圾的人,我們也可以稱為他身體里有“伏邪”,伏是潛伏的伏。就是說,對於那些身體里有伏邪的人,到了春天,在天地生發之氣的推動下,他的身體就會想要借助這個力量去排邪,把潛伏在身體里的垃圾排出體外。所以,這種人的發陳,就是另外一種表現,在春天他可能會出現舊病的復發,或者身體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應。

比如說,常見的春季過敏。每年到了春季,都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來調理,表現就是鼻子、眼睛、臉上開始癢,還有的會流鼻涕打噴嚏。一冬天都好好的,立春以後就開始發作,這就是一種春季的發陳。還有些患者,每年都會犯春季過敏,經過一整個冬季持續的調理之後,到了來年春天,有的人就不發作過敏了。有的人還會有發作,但一般較往年的症狀會輕很多。過敏較往年來說輕一點,說明身體里垃圾變少一些,但是會過敏,說明身體里還是有垃圾,要乘勝追擊。

這就是發陳的意思。對於人來說,那些身體物質能量儲備足,並且比較健康的人,春天可以很好的生發。那些身體里有伏邪的人呢,春天會發出陳年舊疾,這是身體想要推陳出新。

那人的身體,為什麼在春季能夠發陳,而在其他季節表現不這麼明顯呢?

這得先來瞭解一下春季跟人體的關係。

《金匱真言論》篇里說:“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陰陽應象大論》篇里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這兩段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古人根據內在的聯繫,總結出了跟春天同頻的元素。分別有五方中的東方,五色中的青色,五行中的木,五味中的辛味,五畜中的羊,五穀中的麥,五臭中的羶味,五聲里的呼,五音中的角,五臓里的肝,五體中的筋,數字8,等等。

根據《湯液經法》,跟肝同頻的味道有3種,辛味酸味甘味,我們在這裡突出了補肝的辛味。另外呢,五種氣味腥臊香羶臭,羶味是補肝的。這是跟內徑原文不一樣的地方,大家有所瞭解就好。

聯繫到肝的話,我們還可以繼續的延伸: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甲,在竅為目,在液為淚,在志為怒。

那麼,當春天生發的時候,人體的各個臟腑都收到了春天的訊息。但是,只有肝,跟春天的節奏,能夠和諧共振,書上叫「五臟皆收,唯肝受之」。也就是說,春季人體的發陳,跟肝有著密切的關係。

那,肝是怎麼跟隨春天生發的腳步,讓人體發陳的呢?那就要瞭解肝的特性和功能了。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調達而惡抑鬱,又叫肝主「升生之氣」。

第一個升是升旗的升,第二個生是生長的生,肝主的是升生之氣。這個特性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跟春天的生發之氣非常合拍吧。所以,春天陽氣始發,內蘊升生之機,推動自然萬物的生長變化。那肝氣通於春,內藏升生之氣,肝氣生發則氣血衝和,五臟安定,生機不息。肝氣的本性,是向上生動和向外發散,它性喜調達而惡抑鬱。

所以,肝表現出來的功能,第一個就是肝主疏洩,它都能疏洩什麼?看名字就知道吧,它需要疏洩的,就是人體內可能會產生瘀滯的物質或者能量。

人體內最容易產生瘀滯的,首先是氣,對吧?叫氣滯。這種太常見了,比如說生氣了,一口氣堵在胸口或者氣得肝疼,拍一拍打一打按揉一下,可能會打嗝排氣,這種拍打按揉,激發的就是肝的疏洩功能,這叫疏肝理氣。

如果一個人的肝氣弱,氣就容易在身體郁結。郁結嚴重的話,有些人會表現為氣的吃不下飯,氣的肝疼,這不是他們想不開,是因為肝不行,是肝的疏瀉功能出了問題。如果一個人肝的功能正常的話,他身體里不會留下氣的阻滯。這種人,也有情緒對他的刺激,也會有窩囊氣,但隨時會化解掉,打嗝放屁,就沒了,這事就過去了。

那比氣滯更嚴重的,就是水液的停滯造成的濕濁、痰濁。中醫用藥物治濕,有3個大思路,分別是芳香化濕、苦溫燥濕、淡滲利濕。其中,芳香化濕,就是利用了辛香味的藥物,入肝補肝的特性,去鼓舞肝氣生發,可以更好的疏洩這種濕濁。

再嚴重的,就是血液的瘀滯,又叫淤血,這時候就需要活血化瘀。我們能看到,很多常用的活血化瘀藥,比如當歸、紅花,都是辛味的補肝藥,這仍然是激發肝的疏洩功能。

不光是氣血津液會瘀滯,人的情志也會產生那種不痛快,對吧?肝氣還可以調暢情志,使人心情舒暢。很多人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後,身體變好的同時,情緒也變陽光了,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經常要疏肝理氣,不讓他發展成瘀血痰濁。已經有瘀血痰濁了,往回化,把瘀血化成痰,把痰化成氣,把氣化成屁,排出去。不然身體里就藏污納垢。

肝的疏洩功能,還表現在,促進脾胃運化和推動膽汁的分泌排泄上。肝對脾胃的影響,從五行生克上,就能體現出來:肝木克伐脾土。當人脾胃里有積滯的時候,吃一些辛味補肝瀉脾的藥物,可以疏通這種食積。有的人,一吃辛辣的食物就胃疼或者腹瀉,這是因為辛辣的食材鼓舞了肝氣,過度克伐脾土導致的。所以,在春天,肝氣得到了天地生發之氣的加持,那些脾胃偏弱的人會覺得更不舒服;但那些平時脾胃容易積滯的人,反而覺得胃口會開一些。

肝的疏洩功能,還包括應激反應。最常見的,就比如打架的時候,人會變得臉紅脖子粗,這都是肝氣生發的表現,氣血奔湧、怒髮衝冠,人於是更有勇氣可以去拔刀相向。

另外,人的性功能,男子排精,女子排卵,女子定期來月經,這都是與肝的疏洩功能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說,肝陽不足的男士可能會出現陽痿,而肝氣過亢的人則會表現為陽強不倒。肝陽不足的女士,往往月經會推遲;肝氣過亢的女士,則容易出現月經提前。這都是由於肝的疏瀉能力強弱不同,給人帶來的影響。

上面說的,就是肝的疏瀉功能。綜上來看,肝的本性是主舒暢調達。當人體內郁積了一切不舒暢的物質或者能量的時候,肝的本能都是給它疏通開。所以,一個肝氣足的人,他身體里不會有太多的瘀滯,人體會定期開閘排污。但是,如果一個人會氣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有梅核氣,有事耿耿於懷,月經總是推遲,那說明他的肝的能力不夠,疏洩不開導致的。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肝的生發之氣太過,疏瀉太過的話,也會出問題。這個人就容易表現為肝陽上亢、肝氣上逆的病理變化,這就是另外一個極端了。

說完肝的疏洩功能,我們再來看肝的第二個功能是“主藏血”。

肝主藏血,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功能。其實人體里跟血液有關的臓器有很多。比如脾是後天氣血生化之源,主統血;心主血脈,推動血液在脈管里運行;腎藏精,主骨生髓,既生血又藏血。

那肝主藏血這種對血液的影響,有什麼特點呢?

肝藏血的功能,首先是可以濡養肝臟相關的系統。比如說,可以涵養肝氣,給肝氣的疏洩提供物質和能量基礎。就像發陳需要有物質積蓄一樣,肝的疏洩背後,也是需要有能量支持的。

肝藏血,還可以濡養筋、目、爪甲,讓筋有彈性,讓眼睛有神,讓爪甲有光澤。判斷一個人肝血是否充足,通過看指甲狀態就能看出來;那些肝血不足的人,往往指甲是脆的,薄的,缺乏彈性的。還可以按指甲,看回血的快慢。按壓指甲它會變白,再放開,如果回血很慢,那肝血往往也是不足的。另外呢,還通過看眼睛的狀態。肝血不足的人,眼睛往往眼睛沒神,或者乾癟乾澀。

肝藏血的藏,有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對睡眠的影響。《素問》五臟生成篇說“人臥則血歸於肝”,王冰註解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到了晚上,肝把血藏起來,魂也休息了,人就睡著了;早上,肝把血放開,人就醒了。如果一個人肝血不足,會容易出現淺睡、早醒、並且醒後睡不回去的情況。那關於肝和睡眠的關係,後面有節課會深入講解,這裡大家先有個簡單的瞭解就好。

肝藏血,還會影響女子的月經。前面我們說,肝主疏瀉,會推動女子定期行經。那月經排除的那個血呢,就來自肝臟的臨時儲存和釋放。肝血不足的人,可能月經週期沒問題,但是月經量卻有問題,要麼一兩天就沒了,要麼是經量就一點點。

這就是肝的藏血功能。可能有的同學會說,肝的疏瀉和藏血功能,怎麼看起來有點矛盾呢?的確,疏瀉是疏通,藏血是收藏,看起來方向確實是相反的。這點怎麼理解呢?關於肝,有個說法,是肝屬木,木曰曲直。這個曲和直,就是肝的藏血和疏瀉的功能。剛才說的人睡覺和蘇醒,女子藏血和行經,包括人體的肌肉肌腱,平時是柔軟的;一髮力,就會變的很硬很有力。這些收和放,都像樹木的曲和直一樣。可以很柔軟的收藏,可以很強硬的釋放。跟肝相對應的腑是膽,膽的功能跟肝類似,平時先把肝分泌的膽汁藏起來,當人吃了肥膩厚味的食物以後,膽就把膽汁放出來,這也是曲和直的功能。

所以,肝的這兩大功能,既互相成就,也互相制約。二者平衡則身體健康。如果二者失衡,人體會出現不適的反應。

如果肝疏瀉有餘而藏血不足的話,人會興奮狂躁有餘而安穩沈靜不足。表現為入睡困難,或淺睡、多夢、早醒,甚至有人還會夢魘夢遊等魂不附體的症狀表現。尤其到了春天來臨,肝氣生發的時候,這種症狀表現尤為突出。如果肝藏血有餘而疏瀉不足的話,人就表現為嗜睡、睏乏、疲倦、手足逆冷等症狀,這些人在開春以後,往往症狀會減輕。

以上就是對肝的初步瞭解。總結一下,肝的功能主要是兩個,主疏洩,主藏血。貌似非常矛盾的兩個功能,被奇妙的體現在肝上,彼此相反相成。《素問·靈蘭秘典論》里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的特性是主升主動,喜調達而惡抑鬱。他就像人體內的將軍,藏血就是養兵練兵的儲備,疏瀉就是領軍打仗,哪裡有不平事,他可以來了斷,既維護內部穩定,還負責對外應戰,強力保護我們的身體。


瞭解了人體跟春季的關係以後,我們再來看春季養生,思路就清晰了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養生的要點,具體來說,就是養生,養護我們的生發之氣,少作壓制損害生發之氣的事。從五臓來看,春季也是養肝的好時節,要養肝護肝,少做傷肝的事,因為這會也是容易傷肝的季節。

前面我們瞭解了,春三月的基調,是“此謂發陳”,表現是“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那具體到生活在天地間的人,具體怎麼做,才能更好的順應天時呢?《黃帝內經》里說,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季養生第一點,是起居作息方面。大家都知道,春季白晝慢慢變長了,萬物都在生發,人在此時,也處於生長的狀態,通常精神都比較好。這會的起居適合夜臥早起,隨著日出時間的提前,人們早晨可以適當早起,不適合再睡懶覺了。夜臥對現代人來說,就是晚上九到十一點睡覺,當然,如果能在九點前睡覺就更好。在春天如果還熬夜的話,會嚴重耗傷肝血;如果春天還睡懶覺,則會影響人體陽氣的生發。


春季養生第二點,是可以適當運動。內經里說的,叫“廣步於庭,被發緩行”。

春季與肝相通應,肝主筋。在春季,適當出門活動,拉伸一下筋骨,也是一種對肝的養護。要注意的是,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剛開始活動的方式不能太猛烈,宜緩宜慢。最好呢,就是閒庭信步、溜溜達達,慢悠悠的打個太極,等等,不適合快跑、競走這種劇烈運動。像厚朴三年制里,周老師教的十二揉,可能有同學在修習營也學過,就特別適合在春季練,可以全方位的去柔筋養筋。

另外呢,由於早春天氣還不是太暖和,剛開始的活動地點適合在庭院裡,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就是在小區里,在相對封閉的環境里,活動不容易著涼。如果出門踏青的話,要注意做好保暖,不要著涼。

同時,身體的狀態適合披發緩行,就是把頭髮解開,讓它自由的披散在肩上,不需要扎緊頭髮,也不要束縛身體,穿著上要寬松一些,讓整個人身上都無拘無束,這一看就是一種很自在的狀態,對吧?可能有的同學說了,這不就是躺平的狀態嗎?早晨起來不梳頭、不洗臉,穿著寬松的睡衣,在小區里遛狗,遛完狗回去還能再睡一上午,感覺特別放鬆,特別自在。確實,有時候很難分清楚放鬆和懈怠的區別。

比如在修習營上站樁課的時候,這一點就特別明顯,有的同學站樁明顯聳肩皺眉了,這顯然是緊張了吧,這種讓他放鬆一些就好。但有的同學呢,整個人站那就垂頭耷腦的,這確實不緊張,但是也不是放鬆,他走到了緊張的另外一個對立面,“松懈”上了,這樣站樁的話同樣不適合,這是洩氣了。所以,這裡說的披發緩行,描述的其實是一種放鬆、松而不緊、松而不懈的狀態。

因為人們平時端著的時間太長,比如現在,很多人上班著裝要求比較高,女士要盤發,男士也要給頭髮塑形,穿著要筆挺,一絲不苟。這當然很有工作的儀式感,同時讓人心生緊迫,工作效率會更高。但如果長時間這樣做的話,就會給身體造成束縛。到了春天這種萌芽生發的季節,如果還這樣箍著自己的話,可能會影響生機的萌發,這種人可以適當的松解一下自己。但這種緩行,它也不是洩氣,如果放鬆過頭,就變成了懈怠、懶散、躺平,這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這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披發緩行,下一步是“以使志生”,《玄隱遺密》里對這段還有一句補充,叫“緩行養志”,這種緩行,是解開外在的束縛,讓內在放鬆舒展,從而孕養一種生機,孕育新的志向,人們會發自內心的想去做一些事情。這也有點像行為療法,通過調整人們的形體、形態、姿勢,來影響內在的氣血流動,進而影響到心,讓自己的心性或者心情心思,在這一刻也自由的放飛。

所以,在春天可以鼓勵自己,順應天地的變化去做些事情,去承擔一些責任,去開拓、去開創。因為這個跟天地之間大的氣機是一致的,這樣做事兒不容易累。那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到了春天,還覺得心灰意冷,生無可戀,什麼事都不想做,這是怎麼回事呢?可以留作課後思考題,大家自己分析一下。

也有的人,在春天精神會過度亢奮,表現就是,睡不著覺,興奮,不停的說話,唱歌,甚至到外面奔跑,跳躍,老百姓叫“桃花瘋”,這就是我們字課癲狂篇里說的躁狂。這往往是因為本身有舊病宿疾,在春天肝氣生發,導致他發病。這種人,最好在頭一年里好好調理,可以避免春季發陳;家庭調理的話,可以經常給他刮痧疏通,可以一定程度的減輕。這種人在春季,要注意收斂,就不適合鼓舞肝氣了。

前面呢,從起居、穿著、立志等方面,說了春季養生的細節,這樣做,其實也是在順應春天生發的整體氣象。而且,通過讀內經的原文,我甚至能感受到,說這段話的岐伯老人家,為了人們的健康生活,真是操碎了他的保姆心,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床,穿什麼、幹什麼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可以說是事無巨細了。

所以,在開春的日子里,大家不妨按照古人的教導,反觀一下自身,你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睡眠質量怎麼樣?每天有運動嗎?運動狀態怎麼樣?著裝習慣是怎樣的呢?有沒有正在穿特別緊的衣服,頭髮有多久沒松下來啦,有沒有發自內心的想做事的感覺呢,還是說做什麼都覺得累,覺得沒興趣,或者說你是什麼事都想乾呢?可以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跟自己對對話,瞭解一下自己的狀態。如果發現自己屬於比較緊的人,那趕上春天的大好時光,可以給自己松鬆綁,讓自己放鬆一下。如果覺得自己是平時比較懈怠的人,那要借助春天的生發之氣,讓自己振奮起來。

每年到了春天,我手頭的一些患者,那些長期久坐、很少活動的人,那些忙忙叨叨停不下來的人,我都鼓勵他們每天拿出一些時間,出門散步一會兒。但是,好幾個人都問我,跑步行不行?競走行不行?走10圈夠不夠呢?我提醒他們,是散步,溜溜達達,不以快為要求,不以圈數為目的,讓自己慢慢的動起來,享受這個過程就好,以開心舒服為度。我自己練功的時候也會忍不住的做得很快,因為想多練幾次。但是,周老師就總是提醒我們慢一點,好從慢得,練功的美好體驗,從緩慢的動作中才能得來。那《內經》里所說的廣步緩行,應該也有這樣的意思在吧?

春季還有一個做事的大原則,是“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這會是動物發情的季節,是新生的季節。人們可以哺育動物或者栽種植物,不要殺戮破壞;鼓勵支持人們去做事,盡量不要懲罰;家裡有娃的,盡量理解孩子的心意,不要違逆強迫孩子。這樣做,都是在保護生機,鼓勵生發。

如果春天不好好養護生發之氣的話,“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就容易傷肝,春生的力量都不夠,那麼夏長的力量也會隨之缺乏。

春天的養生之道,歸根結底可以說是兩個字,就是“生發”或者“養生”。順應天地之間的生發之氣,自然萬物都在萌發新的生機,要養護天地間的生機,呵護人體內的生機,好好的舒展自己,養志、勵志,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唐代詩人元稹,寫過一首立春詩:

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冰泮(pan4)游魚躍,和風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萬物含新意,同歡聖日長。

對立春對春季,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以後,再來聽這首詩,是否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覺呢?

友情提醒:以上均來源於聽課中內容。只可以學習參考,不可以作為商業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51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6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31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18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3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9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8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6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1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6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0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6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9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2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岁首,顺应节气,回顾医课之"立春"课堂内容。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
    随身携帶的寂靜地阅读 98评论 0 2
  •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篇》裡說“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于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
    随身携帶的寂靜地阅读 154评论 0 1
  • 个人笔记,欢迎阅读,不可转载。 喝茶对人体的好处有什么 簡介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
    司徒七阅读 1,948评论 1 10
  • 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遇见小西阅读 839评论 0 0
  • 中医教你如何保肝,护肝! B肝病患轉肝癌機率男比女高出4至8倍, 肝病不是絕症,並非注定要走上肝硬化和肝癌...
    豬豬愛菜阅读 2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