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请不要再浪费我们生命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成绩中等左右,不算特别拔尖。但是学的可真辛苦,每天淹没在大量的课程和作业中,上课经常走神。高考成绩过了一本几十分吧,还能够到不错的学校。大学期间英语四级考了3次,最后一次还是别人给的小抄才过。

      而后准备考研,而且是跨专业考计算机的研究生,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组成原理,花了半年时间自学。而后我从来都学不好的英文居然英语考了67(70就进5%),计算机考了近140,估计就大题扣了一些小分(我当时完全不会编程)。

    之后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为啥没老师教了我反而学的更好?

     后来偶尔看到《乌合之众》(互联网圣经)作者为法国人,非常反感法国的教育。其在书中说到。

     向人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的背诵大量的教科书,是绝对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开拓精神!而这些书本当中是无法习得的。

     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而书本的知识本质上是反人类的 -与人类的思维习惯不同。

     因此,我们需要年轻人每天从工厂、矿山、法庭、书房、建筑工地和医院中获得大量的感官印象;他得亲眼看到各种工具、材料和操作;他得与顾客、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不管他们是不是干的好,不管他们是赚还是赔。

      只有这样,才能了解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才能在心中逐渐形成观念,并且会组合、简化形成新的概念。

      而我们年轻人,却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有这些宝贵的接触,七八年时间一直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对世间的事物缺乏准确的认识。

      而后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这就是狭隘而平庸的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

     应试教育使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应试教育从不要求你思考,而且你一思考,就觉得学校完全是扯淡的存在。教的书本知识完全是100年都不会用到的东西,落后,陈旧而无用,比如高数,政治,物理、化学,对于一个之后想成为音乐家或舞者的人都是一种折磨。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具有启发性,是挖掘人性。应该是基于建构式的。

     基于构建的学习方法,这方面在美国大学课堂已得到了体验。

     国外大学采取的方式是讲座- 先预习,再上课。预习时教授会把大量的材料,视频,文档等发给学生,学生看过之后再上课。上课时会进行串讲,如果没有预习根本看不懂。

     基于建构式的学习是目标驱动型,它的依据是知识的获得必须是主体主动建构而成,而非由书本填鸭而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链接:http://www.etc.edu.cn/xinjiangou.htm 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赵弘阅读 2,851评论 0 18
  • 从早起八点工作至夜晚九点半,拖着疲累的身体终于可以归家。踏出车门的瞬间,幽暗的灯光下,摇曳的紫丁香静谧且又袭人。我...
    一思瑶一阅读 416评论 0 3
  • 有幸拜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颇为作者入木三分的见解折服,让人不得不承认:一个细节时代正悄然而至! “细节是一种精...
    二郎会阅读 839评论 0 4
  • 第46篇。 时间管理是门大学问,学习了几天还是没有很好践行。孩子时间管理不好,家长责任重大。这些天比较大的...
    橞在祺中阅读 1,305评论 0 1
  • 你,一直住在我的梦里 我总是想象着自己一个人 坐在摇动着的乌蓬船上 看水乡两岸的老房子 那青瓦和脱落了表皮的泥墙 ...
    五月的荷阅读 193评论 1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