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用15个节拍点梳理《长安的荔枝》(二)

6、第二幕衔接点。

去吃人生最后一顿饭时,李善德遇到了胡商苏谅。两人进行了公平交易,李善德把五道通行符牒借给苏谅,对方给他“钱粮”。

——从这里开始故事进入第二部分,经历了与他人的斗争和内心的挣扎后,主人公找到了解决现状的办法。

7、B故事。

李善德顺利来到了盛产荔枝的从化县,结识了种荔枝最有名的侗女阿僮。阿僮告诉他一些使荔枝保鲜的方法,并表达了对他的好感。但李善德委婉拒绝。

李善德利用算学思考一个问题:荔枝转运的极限在哪里?并在苏谅的资助下,雇四个骑手分成四路开始试验。

为了得到苏谅要求增加的通行符牒,李善德再次来到经略府。李善德靠一身孤勇,得到了何履光给的五份通行符牒,此外还得到了一个林邑奴。

——故事进入第二阶段后,开启了另一条轴线,或爱情故事,或主人公的冒险,传奇从这里开始。在这条故事线中,主人公的性格和环境要和第一段有巨大的反差,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渐渐袒露出来,观众能够看到主人公的另一面,或者对之前提出的问题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8、游戏时间。

李善德在阿僮的邀请下去她庄上喝酒,在进一步交流中,与阿僮加深了友情。李善德还给林邑奴酒喝,称林邑奴为朋友。

在运输实验中,提速已达到瓶颈,李善德再一次濒临失败。但他不甘心,决定在荔枝保鲜方面想办法。在帮阿僮干活时,从峒人们的打趣中,李善德找到了“切干”这个使荔枝保鲜的新方法。

——主人公进入第二世界后不断有新的发现,人物在快速成长。这个阶段氛围通常是比较轻松的,因为真正的敌人还没有出现,但这个阶段也可以体现主人公的真实性格。如:李善德面对年轻姑娘阿僮的好感,不为所动,彰显了他的家庭责任感;给林邑奴酒喝,体现了他的心地善良;面对一个个挫折,他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在倒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显示了他的坚强和韧性。

9、中间点。

李善德找苏谅商量最后一次试验的细节,被林邑奴告密。何履光得知李善德有可能把事办成,担心圣上因此联想自己工作不力,于是和赵欣宁密谋:派人尾随试验马队,半路杀害李善德。

——游戏时间结束,主人公迎来第二个大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乐极生悲或者否极泰来的时刻(“伪胜利”或者“伪失败”)。

(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边重读故事边梳理。感觉把长达七万字的故事情节分成15个节拍点,难度挺大的,不一定分得准确。等全部梳理完了,再综合整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