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③:就算失败,也想知道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昨天的共读中,李善德来到岭南,经略府不肯提供钱财援助。

他获得了胡商苏谅的帮助和峒女阿僮的信任。


01 试验耗资巨大

3月19日,阿僮在官道路口等候。

身后是一字排开的十个水缸,水缸里泡着近100斤催熟的三月红,事先已用盐水洗过一遍。

一支马队转瞬而至,为首的是李善德和苏谅,身后是四名骑手,骑着高大的北马。

骑手纷纷下马,从水缸里捞出荔枝,放入特制的双层瓮。

双层瓮的造价不菲,一个要一贯三百几钱,只有胡人船上才有。

骑手们装完后,苏谅一声令下:“出发!”

四个骑手各带着两个坛子,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荔枝转运的极限在哪里?光靠纸面计算无用,必须做一次试验弄清。

李善德让苏谅购置了近百匹马,雇了几十名骑手及数条快船,分成四队,从四路同时出发。

四条路线各有优劣,李善德并不奢求能够一次走通,只想知道新鲜荔枝最远可以运到哪里。

其他马匹、骑手与船只都已先行一步,配置在各个路线的轮换节点上。

整个计划的吞金速度惊人,996贯很快用完。

苏谅提出先贷2500贯给他,让他再去要四张空白的通行符牒,李善德二话没说同意了。

这辈子,他从来没花过这么多钱在一件毫无胜算的事情上。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02 开启两次试验

胡商来讨债了,李善德赶鸭子上架,再去经略府。

这次他学乖了,径直去找掌书记赵辛民。

赵辛民正在院子里狠抽一个昆仑奴,血迹斑斑,哀声连连。

李善德硬着头皮讨要符牒,句句都扣着皇上差事。

赵辛民笑着说:“何必弄什么符牒,我派几个士兵给大使随意使唤。”

李善德愣住了,赵辛民转身要走,李善德突然握紧拳头,大声道:“人与符牒全要!”

他满脸涨红,瞪圆眼睛:“荔枝差事万难办成,回长安也是死。要么咱们相安无事,要么……”

他指着赵辛民衣服上的血迹,“我多少也能溅节帅身上一点污秽。”

说完,他径直要朝府里闯,赵辛民吓了一跳,连忙拽住他,说等他去去回来。

赵辛民和何履光商量,暂且给李善德符牒,等朝廷定罪再来算账。

赵辛民把符牒拿给李善德,又让他把捆在树上的昆仑奴带去,李善德点头应允。

赵辛民突然改用林邑国语对林邑奴说:“你看好这个人,有什么动静,及时报给我。”

信鸽都飞回来了,最出色的队伍也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差距之大,令人绝望。

五日之后,3月13日,试验第二次,这次只有两路。两队携带着半熟的青荔枝,看看能否晚点变质。

阿僮拉着李善德去荔枝庄喝荔枝酒。

这是峒人一年里最关键的日子,大家齐聚,痛饮荔枝酒。

李善德一出现,人群嬉笑。

一人忽问:“倘若想让它不变味,可有什么法子?”

有人立马接道:“你可别摘下来啊。”

这是当日李善德请教阿僮的原话,已经成为石门山最流行的笑话。

祭拜完,峒人们欢呼着排队舀酒喝,阿僮给李善德也盛了一碗。


03 和明白人做事

苏谅也来了,拿出一坛波斯酒,看着峒人们热闹争抢。

苏谅一碗酒下肚,说:“李大使真是个怪人,你傻得我都不忍心骗你,但你搞出这些名堂,个个都说好。”

李善德说:“你的恩情,我是要记一辈子的!”

苏谅有些动容:

“和你一起做事,实在是舒服、踏实。我们商人最重视的就是明白,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做事也要和明白人一起做。”

李善德舀了一碗荔枝酒,递给林邑奴,他吓了一跳,伏地叩头不敢接。

“什么奴仆!都是好朋友。”李善德强行塞给他喝。

林邑奴战战兢兢接过去,一饮而尽。

李善德喝得欢畅,竟当众跳起胡旋舞来,他其实是一位胡旋舞的高手。

这一刻,他忘记了等待的贵妃,忘记了未知的命运,忘记了长安城的香积贷。

阿僮走过来:“先说好啊,我要喝长安城的兰桂芳。”

“等我把荔枝道走通,圣人赏赐,想喝什么都有了。”

阿僮说,当年阿爸是部落里的头人,带领大家从山里出来改种荔枝,这庄子就是阿爸阿妈留给她的。

她劝李善德把夫人孩子接来,天高皇帝远,逍遥自在。

次日李善德醒来,才知道是林邑奴连夜把他扛回来的,还带回来一小筐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

忙碌了这么久,他竟然从没吃过新鲜荔枝。

阿僮的荔枝,咬一口,一道甘甜流遍全身,不由得浑身酥麻。

一瞬间,他想起18岁那年,在华山与妻子的相识。

一个少女脚扭伤了,哭泣不已,他自告奋勇地把她背下山去,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他时时回味那天走在华山上的感觉,这荔枝的口感竟和那感觉如此相似。

六日后,飞鸽回来,结果有提高,但非常有限。

既然提速已到极限,只能从荔枝保鲜方面再想办法了。


04

李善德开启了两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

试验耗资巨大,李善德破釜沉舟,不言放弃。

就算失败,他也想知道自己倒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也应该是我们对待失败的正确的态度。

《论语》中有段话。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为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先生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有限。”

孔子说:“如果能力不够,走到半路走不动了才停止前进,现在是你自己划定了一个界限,停止向前走。”

如果害怕失败,不敢开始,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只有开始行动,才有可能成功,当然也有可能失败。

即使半途而废,也比止步不前要好,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

李善德将会怎样从荔枝保鲜方面做出改进?

敬请期待明天的共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