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下午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书《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首先是帮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人们以为平和的谈话方式其实可能是“暴力”的,这种暴力可能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大多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比如如果恋人想要多一些体贴,那就太粘人了;如果是自己想要多一些体贴,那么恋人就太冷漠了。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说的话很客观,其实完全不是。
发现了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从说话方式上可以做一些改进。非暴力沟通模式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举个例子:一个母亲看到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房间里乱糟糟,如果直接指责儿子太懒惰就完全没用,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和儿子沟通呢?书里讲到的表达方式,面对自己的儿子:我看到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样一来儿子就能注意到母亲的感受,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时候我就想到,小时候我爸爸和妈妈吵架的场景,我爸出去打麻将,回家后我妈第一句话就是:“你还知道回来呀,你怎么不继续在外面打呢?”“你回来干什么呢?外面多好呀”!这种沟通属于在说反话、气话,而效果却很差劲;到最后每次我爸回来了,也被我妈怼出去了!现在想想如果他们读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那么结局又不一样啦!
这本书并不是教人如何说话的工具书,只讲方法治标不治本,我认为书中提到的一些思维模式是非暴力共同的精髓。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不说什么很高大上的动机,至少对自己的沟通能力有很好的提升,看世界的角度也会美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