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33-顾辛蕾
今天还是阅读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绘本,从《大卫,不可以》开始,这本书其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昨天是在一个小读者的角度去阅读这本书,今天可以从家长的角度来阅读这本书。
首先从封面开始阅读,一个单脚站在书本上,手抓金鱼缸,并且金鱼缸里的水往外溅,里面的金鱼惊恐的看着大卫,而大卫则故意挑衅一样张大嘴巴露出几颗牙齿,这幅画面从跃入眼帘就让作为妈妈的我紧张,并且看到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就开始生气,好像一场“战争”就要爆发了……
大卫终于写出了妈妈常常说的话:“大卫,不可以!”对于满墙壁的涂鸦作为妈妈当然会说“不可以!”
妈妈就是这样的,一张充满想象的画面,虽然妈妈没有露脸但是从双手叉腰就足以想象出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了,这时作为阅读的大人会找到共鸣:孩子那么调皮我能不生气吗?一天到晚都不消停我都累趴了……抱怨的同时更会有思考:我平时对待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形象吗?这样好吗?随着这样的思考,突然就出现了调皮的大卫,一看这个动作就会让人想发火,一是怕孩子摔倒受伤,二是怕把东西打翻,三是告诉孩子N多遍了不让碰柜子上的罐子,可是他就是不停啊,上面种种原因让我不得不说:“不可以!”
爱玩泥巴的大卫;爱玩水的大卫;爱光屁股的大卫;爱吵闹的大卫;爱玩食物的大卫;爱暴吃的大卫,大卫一切的行为从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看都是正常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不停儿童探索,想要去了解周围的一切,可是从妈妈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不听话,不遵守规则,不安静的孩子。所以绘本告诉了我们原因,那么作为大人就要思考:对于孩子成长的特点能否找到应对“孩子对于好奇而产生的不当行为”的方法?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我们怎么引导?这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从心理学理论来讲在孩子探索世界的敏感期对孩子说“不!”是完全无效的,并且还会加剧孩子对禁止事情的好奇探索,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孩子在尝试某些禁止事情的动机是什么?有的动机纯粹是好奇探索,而有时则是一种挑战:比如引起关注、挑战权利、报复等行为。那么作为大人的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并细心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出现不当的行为时我们要有同理心,还要用“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做出合理的行为,而不用“不”语言,因为我们大脑构造的不同所以用“不”语言只能加深不当行为在孩子大脑中的印象。当我们对于孩子的行为已经忍到要抓狂的时候就会对孩子大声呵斥“回房间去!”这样的呵斥会伤害孩子,让孩子内心很受伤,严重的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报复等不放行为,我们从大卫的表情就能深切的体会到他极度不满的情绪,嘟着嘴等着眼睛眉毛高挑,一幅愤怒的样子。
呵斥对大卫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大卫找到机会继续顽皮,扮演飞侠在床上跳来跳去,瞪着眼睛抠鼻屎,坐在满屋子都是玩具的地上看电视,在屋里打棒球,对大卫的教育好像丝毫没有起作用,最后被罚的大卫伤心的坐在墙角思过,眼角的泪水让人爱怜。
最后,妈妈还是智慧的妈妈,意识到自己这样对大卫有伤害,于是把大卫揽入怀中说:“大卫乖,我爱你!”这是和孩子最长情的告白了,大卫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安静了下来,没有了调皮捣蛋,没有了委屈和愤怒,一切只有爱。
难道不是吗?孩子的需求很简单,就是一个拥抱而已,或者一个关注的眼神也可以,整个绘本没有看见妈妈的面容,只听到妈妈的吼叫,所以这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爱他就要教会他技能和品格,给他安全的空间让他去探索,给他支持让他去学会规则,而不是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