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不违”才见于“孟懿子问孝”,不违背的意思。这里也差不多,形容颜回傻傻如孝子,孔老师教他一天,他没有说一句不同的见解,可能也不主动发言。孔老师就好奇这孩子,暗中观察他,发现颜回能生活出孔老师的“圣言”,哦,原来不是傻子。不但不是傻子,还是大聪明,还是有德行。因慧因敬而“不违”。这是孔门第一弟子颜回的首次闪亮登场,异于常人,不同凡响。
这一章也如微小说,情景剧。笔法,设扣,解扣。试虚构一下教学和暗窥两个场景,两个主角的前后不同表情。
然而,立这样一个榜样,使后世学子都不爱、不敢提问了。提问才好释疑,不是每个人都有颜回的悟性。好在后世有各种考,小考中考大考,一考就露馅现原形。但考试都有标准答案,不允许有个性的作答。所以呢,某些世界很整齐,只有一个声音。所以这样一批好学生,科技“抄作业”那叫个多快好省,创新就不足以发了。
所以,要完整阅读认真体会孔子的“圣言”,“不违如愚”不是好话,不是在表扬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才是夸奖。
从本章可看出,因材施教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观察求教对象。这比只会照本宣科例行公事的“教书匠”如何?后者恐怕还不能称“匠”,只能称之为“工”。现在的“匠”字还含有“师”义、“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