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个接触到的学生会是在高中时期。
学校是我们和当地一中媲美的存在。学霸挺多,有点贵族学校的气息。这样的的学校,学生会的结构却很简单。
共20个人,四个部门,正副部2人,部员3人。
刚上高中的我听说这个学校有学生会,我就赶着去了。
第一轮是简单面试,基于我初中的学生会经历,还是比较顺利的。
第二轮是要求有一段才艺表演,给主题写策划案和问答。
才初升高的我很迷茫,策划案真的是一次都没写过。怎么办?
我网上找一个模板,复制一下格式,硬着头皮就开始填。
写了大概有3页吧,就交了。
之后就是才艺表演和问答。
在场的人多才多艺。跳舞唱歌乐器等,都让我很慌张。毕竟我只准备了洛天依的《权御天下》,还记不住词。
终于轮到我。
一小段自我介绍后就是才艺。我解释了一下手中的纸张是歌词后就开始了表演。
"东汉末狼烟不休,常侍乱朝野陷 阿瞒挟天子令诸侯,踞江东志在九州,继祖业承父兄既冕主吴越万兜鍪……"
这首歌果然不适合我的肺活量,唱着唱着就没气了,也不知道够不够一分钟。只能笑着说没气了,到此为止。
后面的问题我多少有点卡壳。
这六十多人中我能成为十二个里面的人吗?
我不敢打包票。
一周后,我在公告栏里的得到了结果。
我入选了。
在第二年夏天,我面试下一届学弟学妹们时,才明白为什么有我。
原因或许是初中时学生会的经历加分,或许是虽然唱不好,但是有唱的勇气的加分,或许是策划案有特色的加分。
这高中三年,我在学生会呆了两年。
或许学校希望我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因此工作量并不是很多。
考勤类的只有从某衡水学习过来的跑操。(好处就是你可以提前下早自习,不用跑操)
其实蛮有趣,使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个班的出勤率。看着你的同学从你面前经过,为了评分而步伐统一,口号响亮。(虽然我不能评自己班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校期末会把上缴的手机归还,我那时被书记叫过去帮他派手机。(感觉自己很高级的亚子)
上一篇说过,学生会是一个免费的劳动力组织。有很多晚会,活动什么的都需要这个组织去干活。
而我个人在高中时期的收获只要就是
1.消息灵通。因为和上级较熟,很多检查,活动开展都有第一手信息。
2.学校比较有钱,办晚会的时候学到了一些设备怎么操控。
3.和别的学校交流时认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
4.作为学生代表的团队,会出席活动,增长见闻。(去敬老院,党建基地,上电视的机会都有)
人员少,结构简单的学生会,有两大优点。一是人际交往没有那么累。二是见世面的机会多。
但缺点也有。活多且杂,往好处想就是多方面发展,往坏处想就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的学校想做的事情多,又不够经费,你将会承担很多工作。
下一期来讲大学的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