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教学方法,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创设好的情境事半功倍,弱的情境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影响课堂效率。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关注情境,思考情境,不断整合和学习不同情境,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情境的把握掌控程度,灵活的对情境加以利用,达到既能春风化雨的影响学生,又能使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兴趣。
我总结了几个关于情境教学的知识,做抛砖引玉之用。
一类问题,好的教学情境的标准。
1、形真,即形象接地气,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求形象真切,神韵相似,形象鲜明,能提高学生感知教材的能力。
2、情真,即情真意切,在学习有效发生时,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以及意境中知识的情感发生共鸣。主动学习的动机被强化,进而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3、意真,即情境能达成有效发展学生想象力和课后学习动力的状态,兴趣是最原始的动力,往往难于激发,却易于学习。优质的教学情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理真,即在三维目标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的目标。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二类问题,情境教学的类型。
我搜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1、问题情境。2、真实情境。3、模拟情境。4、虚拟情境。5、协作情境。
想必同行们看着这些熟悉的字眼,一定心有所感吧。我举两个近期我教学中的例子。
例一,我在讲授电与磁一课中,运用了虚拟还原实验场景的情境教学,学生们兴趣很大,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里不在详细说明,有兴趣的可以和我探讨。
例二,我在一次教学反思中,恰当利用情境引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这里具体说这个。
在编码—数学有趣一节课讲授中,我创设了两个情境,一个是以教材为主的侦破案件,一个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己对自己学号编码。在第二个情境的进程中,起初我认为编码的有意义足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号感兴趣并做好,可事实上并不尽人意。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完成任务,学生参与度很高,但并不能很好的转化为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更别说意境深远了。我就不信了,这么好的课题不能找出来好的情境吗?
也许是幸运,紧接着学校搞元旦排练活动。一个想法应运而生。元旦活动中的神秘嘉宾和神秘礼物。以此为基础我重新创设了情境。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是天真的,孩子的灵魂是美好的。就差一个好的情境而已。这是近期教学感悟,与同行们共勉。资以自励,求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