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买这本书,是听了喜马拉雅的音频,觉得还不错,索性买书回来好好拜读一番。四个月过去了,我才把此书看完。一方面是读书的任务很重,没有时间,另一方面这本书读的欲望也不是很强,颇有点鸡肋的味道。只是本人读书染上了一个毛病:一本书不读完,不会开始新的一本。只好趁今天有空,终于还是把他“了结”了。
作为王阳明的追随着,一直不敢去读他的《传习录》,怕起点太低根本就读不懂。事实证明还是错了,脱离原著去谈解读还是太不可取了。拼凑又二手的知识恐怕没有太多实际作用。当然,此书也非一无所获。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无论外物如何变化,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事物变化而可以不动心。这里的不动心不是说没有感觉,而是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把“我”从事实中独立开来,就能理性的看待问题,让自己可以客观的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存天理,去人欲”,是明朱理学的基础。这里的去人欲不是要去除那些作为人合理的欲望。比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情感上需要家人和朋友。而是要去除那些多余的,不合理的欲望。至于二者的分界线是比较模糊的,在每个人的“良知”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在具体事物上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无法脱离开知来讲性,也无法离开行而讲知。这里的行并不是“行动”,脑子里的一个念想,哪怕并未做出来,已经是行了。若是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罢了。可见“知易行难”是一个伪命题。之所以行难,只是从未知晓而自不知而已。“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道理听着有点假大空,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去做呢?就是为自己打造一个“心灵密室”在这里你可以抛开生活中的羁绊和牵挂,好好的跟自己在一起,读书,禅修,音乐,找一个最舒服跟自己相处的方式在一起。时间久了,会慢慢发现那个被自己丢失的自己,那颗宁静而又丰富的世界。你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没有焦虑,没有竞争。需要说的是,这个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需要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最好,这样跟自己相处的方式可以持续一辈子。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太久了。心上的尘垢太深,一辈子也扫不完。
为了时时提醒自己致良知的功夫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最后还是以良知四教来结束本文: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