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文本解读,是在2017年的区赛上。非常惭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不曾去细致地解读文本,课内篇目一般参考教参和网络上的资料,课外文本则围绕几道阅读题进行目的明确的解读。若干年过去,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本,要求找一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大脑居然是一片空白的状态。
2019年继续参加区赛,为了备赛特意上网查阅学习了相关的文本解读方法,却是囫囵吞枣。结果可想而知,文本解读依旧是我最薄弱的一个版块。痛定思痛,沉下心来扎扎实实读书思考,跟着名家的视野重新解读经典名篇。
阅读的第一本文本解读书籍是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由于市赛迫在眉睫,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购买纸质书,于是在“微信读书”上找到了这本书,利用碎片时间仔细阅读。“还原法”、“比较法”,这是孙老师最常用的文本解读方法。而在后来接触的文本解读著作中,不少名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文本解读中用到了“还原法”。
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执教《范进中举》时,便借鉴了孙邵振先生的《范进中举:双重的悲喜剧》。孙绍振先生认为,清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的一段记载应该是《范进中举》的原始素材,不同的是吴敬梓在小说中把袁医生治病神效法门改为胡屠户的一记耳光。这样的一则材料提供给学生,与《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必然能够抽丝剥茧地探究出小说的讽刺意味。
同时,李卫东老师在孙绍振先生的文章里找寻到了教学的重要突破口——被删掉的故事尾声。当范母得知范进中举时,大笑一声,然后便跌倒。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人事。范母之死,在课文中被删掉了,然而范母之死对小说悲喜剧的双重性可谓神来之笔。李卫东老师于是以“对小说原始素材的挖掘”和“对小说尾声的还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问题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出人性深处的萎缩和丑陋。
无独有偶,今天在阅读汪洋老师的《超越初感:初中经典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时,再次惊艳于还原法在文本解读中的运用。汪洋老师在执教《父母的心》时,同样关注了课文对原著的改动,首先便是被删掉的原著开头,知人论世的开头对于读者去理解作者川端康成的创作意图十分重要,作为孤儿的川端康成对“父母之心”的渴望是他一生的情结,删掉后明显破坏了小说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此外,汪洋老师对课文对原著一个字的改动的分析令我茅塞顿开。原著中写道:孩子们长相都很可爱,但是孩子们的衣服却相当的脏。课文把“脏”改为“破旧”。汪洋老师认为,用“脏”更能体现一家人把全部精力用在为了不饿死而疲于奔命的挣扎上,因而没有一丝丝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孩子衣服的整洁?如此窘境之下,夫妻俩最终还能决定不送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更能体现“父母之心”的高贵。
关注课文对原著的删减与改动,这种文本解读的方法我也曾经用过。记得是在2017年底的市赛上,当时选定的比赛篇目是一篇有关圣诞节的文章,给了我们参赛选手一个晚上的时间用来准备第二天上午的试讲。在网上查询,惊讶地发现原著与选文有不少差异。何不以此为切入点,作为本次教学设计的突破口呢?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准备还不够充分、文本挖掘的深度也不够,试讲时还是未能达到最初想要的教学效果。
深入而细致的文本解读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占有大量材料,于差异处细细挖掘,方能探寻到文本深处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