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自卑走向超越?
五分钟带你读懂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本篇是边框心理的第二篇科普文章
文章一共340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丢
宗盛大哥的一首《山丘》,让人很难明白,曾经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为什么还会有无尽的无奈与遗憾。
在我的印象中,很难将老李这样优秀的、从容的,闪耀人性光辉的人,也会在翻越一座座人生山峰中,产生自卑的心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阿德勒的经典代表作《自卑与超越》,我们先摘选其中的一段: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每个人身上的自卑感,皆因相对于外界的比较,俗话说,能人背后有能人,眼中那些星光熠熠,套着光环的人,也会欣赏比他更优秀的人,自然而然流露出比较的情绪,进而发觉自己的不足,产生出自卑心理。
难怪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叫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那你努力还有什么用呢?
当然自卑心理在阿德勒的理论中会有两方面的发展,这在书中就有介绍,一方面受到自卑心的作祟,会使人自甘堕落而引发精神疾病,当然得益于自卑心理,也会有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的鲜明例子,比如从小患身体疾病的史蒂芬霍金,也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本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既然自卑心有好有坏,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越自卑心很难控制,我们无法干预自卑心对人的负面影响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书中另外一个概念,自卑情结。
在书中,阿德勒对自卑情节的定义如下:
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情绪就是自卑情结。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登上人类的最顶端,即便是登顶,也会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换而变化,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自卑感。一般情况下,浅层次的自卑感会激发你上进的欲望,通过努力而解决问题,消除自卑感,获得优越感。
人类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因自卑感而产生的优越感,对自卑感进行补偿。这也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吧。
比如你的普通话不好,在刘翔面前感到自卑,这时候改如何呢?正确的做法是,你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进行解决,于是头悬梁锥刺股,夜伴三庚闻鸡起舞,经过一段时间刻苦努力,你的普通话终于达到了和刘翔一样的水平,你们终于可以正常的交流了,这时候你的优越感就会产生,消除了自卑感。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百米跨栏上不行,在刘翔面前深感自卑,这时候该怎么办?
很显然,作为绝大多数的人,是很难在百米跨栏这个领域比刘翔跑得快的,因此你可能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消除自卑感,每次和刘翔谈到百米跨栏的时候,都会感到自卑。
所以为了获得优越感,有时候会产生自己欺骗自己的情况,告诉自己虽然我跑的没有刘翔快,但是我比刘翔帅,用己之长克彼之短,采用这种虚荣的方式来增加优越感,并掩盖自身的问题。但内心的自卑感实际上并没有消除,并且存留在脑海中迟迟挥之不去,这时候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对于这一现象,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为了摆脱自卑感,他不再设法克服困难,反而沉醉于一种优越感中,强迫自己认为自己有优越感。这样不但不利于消除自卑感,反而使自卑感不断累积。
产生自卑的原因没有克服,自卑情节就会一直存在,每一次的自我欺骗行为,都会从内心深处让的自卑感更加强烈与深刻。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自卑感并非越多越好,一定程度的自卑可以帮助自身克服困难而实现进步但当自卑感太多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便会产生自卑情结,再通通过转移等方式错误的方式去获得优越感。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正确获得优越感才是正确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说的。
追求优越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努力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只有那些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进的人和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奋斗的人,才是能够超越生活,从而顺利获得优越感的人。
可以说通过努力追求完美达到优越感是激发人类进步的源泉,但不要陷入嫉妒他人超越他人的境地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了普通话水平,即使并没有赶上刘翔,也能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优越感,而并不是要超过他,然后向别人炫耀自己从而获得优越感,这一点很重要!
每个人对于人生的意义都有不相同的解释。我们没有办法识别谁是绝对的正确,凡事只要对于生命有意义,我们就不能判定为绝对错误。
对于生命的意义,作者先提出了人生的三大问题。
1、我与地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依靠地球所提供的资源生存,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2、我与他人/种族:任何人都是人类族系的一员,每个人必然要与他人发生关系。
3、我和她:这一问题涉及爱情和婚姻。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和女。任何人的一生都无法避开爱情和婚姻这一问题。
而这三大问题可以具象为三个疑问:
1、在地球的有限资源限制下,为了永存,我们应该如何工作?
2、为了与人合作,共同发展,我们应该获得怎样的定位和身份?
3、面对“人有男女”和“人类延续依赖于爱与婚姻”这一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我?
最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总结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方面。
这里假设一个工作平平,生活遭遇挫折,也没有爱情的人,不善言谈,朋友也很少,这个人觉得与其他人交往是非常痛苦的事。那么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痛苦而危险的。
假设一个工作努力有成就,生活幸福且爱情甜蜜的人,人脉宽广且交友广泛。那么至少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生活是丰富有创造性的。
所以阿德勒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乐于关注其他人,渴望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刻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往前看,但凡被大家认同具有“非凡意义”的人物或事件,都离不开对别人与社会的贡献。因此作者说: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
在努力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只有那些为了他人的利益和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奋斗的人,才是能够超越平凡,获得优越感。
对此,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难道贡献自己,与他人合作,就是生命的真谛吗?如果仅仅看中对他人的贡献,以他人利益为重,那我们自己的利益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个体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作者说:
我们并不是一个人生活在地球上,要想生存,必须寻得他人的帮助,与别人发生联系。人类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要以合作为基础,这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共同点。
可能现在你对此没什么感觉,因为目前的社会运行良好,所以觉得一切都那么的理所当然。试想一下在疫情期间,那么多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层面的人民,都参与到救治与救援工作中,体现出了集体的力量与伟大!
事实上,人类个体在自然中是最脆弱的,但为什么能登上食物链的顶端?除了拥有智慧的大脑外,也离不开社会的分工合作。
因此,以他人利益为重,和自我利益的冲突,是并不矛盾的。这是小我和大我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会自然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他会为了这一目标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形成相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适应此目标的种种技能。
让我用普通的语言来说,假设你向一个素昧谋面的人但是聊的不错的人传授了一些人生经验,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因为受到你的启发成为一个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和声望的人,出资为家乡搞基础建设。在若干年后,当你走在林荫大道的时候,发现这条大道依照你们当初谈话的核心点命名的,那么你那时候的付出就得到了回报,这便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合作的好处,讲功利点就是互利共赢。
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情况更有可能是这样的:你帮助了A,A帮助了B,B帮助了C,以此类推,最后W帮助了你。
所以阿德勒认为,缺乏合作的意识,将很难融入社会,而不懂得寻求帮助的人,也不会主动帮助他人,这样的人生将毫无意义可言。
好了,关于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我们就聊到这里
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后台回复「自卑与超越」或者「阿德勒」,我会将本书发给你,希望你喜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