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跨到2017年,她们是在这座传说中的古城度过的——平遥古城。有幸在新年第一天,目睹了《又见平遥》的魅力,真觉得不虚此行。
故事梗概:《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这是平遥城的仁德,也是山西人的仗义,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见平遥》作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大型情境演艺项目,作为山西省的文化标杆项目,对于趁着假期出来一睹其风采的游客来说,真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未曾踏进那片土地之前,她做了很多功课:网上各种有关平遥古城的旅游攻略,小伙伴们写的各种心得体会,她都一一不落的看完了,她只想多了解一下这片神奇的地方,不想错过与它亲密接触的任何机会。看到有人说,《又见平遥》竟然让人从头哭到尾,这勾起了她无比的好奇感,特别期待去看那场别样的演出……
2017年元旦,她和闺密两人如约来到了又见平遥剧场,那是在城门外的一个地方,而网上众说纷纭的演出时间,也在她们亲自实践中得到验证:《又见平遥》门票180RMB,属于商业演出,并没有学生票。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其他时间分别在下午两点,下午四点,晚上七点各三场演出(她们是元旦去的时候,剧场外面就是这样的时间安排表),而一般大家都是提前进去,因为要留有检票的时间。
经过十几分钟的耐心等待,终于可以如愿进入表演区一睹这场大型情景剧的庐山真面目了……
一进门,里面就有好多工作人员开始陈述着故事的来源,而分给她们的任务就是做一名普通的老乡,去送即将出镖的232名镖师。
这是旁白的主持人,故事就是在他的字里行间展开了……
故事第一幕:镖师洗浴
全城选出来最英勇的232名镖师,在出征前的沐浴更衣……而一旁服侍他们的是城里最有福气的妙龄少女。他们的难舍难分,其中饱含的心疼与无奈,在那一声声咆哮中,尽显其中。而打动她的也便是当镖师们和福气少女们紧紧相拥互相掉下眼泪时,她也跟着他们哭了……
仿佛是送最爱的人即将出远门一样,担心和不安总是牵绊着彼此。
故事第二幕:热闹的南大街
现在她们应该处于光绪六年(时间节点记得不是很清,如果错了,见谅)正月初六。这天,南大街异常热闹,因为即将发生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原来就是那个跑了七年的镖回来了,现在就在离南大街十里外的地方,城里的乡亲们敲锣打鼓的准备出门迎接……
故事第三幕:灵魂回家
等了好久的镖师队伍,也没见他们回来。乡亲们都不名所意,旁白说,原来是镖师们停在了十里外的地方不走了,想吃碗面再赶路。于是乡亲们立马送去他们最爱吃的面,可是……可是千呼万唤回来的,竟然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那场镖保回来的王家小少爷。
扛着一面旗的是王家小少爷,而跟他一起回来的便包括赵东家在内的232名镖师的灵魂。小少爷哭了,她也跟着哭了,或许在场的各位父老乡亲都哭了……
整整七年,232名镖师,就这样客死异乡。大家悲痛不已。突然,对面的墙壁变成了一幅山水墙,那些逝去的壮士们一一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是他们的灵魂,带着一颗想要回家的心。
故事第四幕:选妻
回忆往事:在赵东家出镖前,大家知道他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全城挑选出最优秀的女子作为他的妻子,为赵家传宗接代。那晚,赵家大院好不热闹,选妻,洞房,留下赵家后代。
故事最后:缅怀祖先,不忘根
21世纪,早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王家小少爷的曾孙都长大成人,每年都回平遥祭祖。而最后的结束表演,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不忘祖先,不忘根的理念演绎的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山西人独特的面食文化以及重信义的美好品质。
故事在震耳欲聋的“我们都是平遥人”的齐声呐喊中结束了。后来翻看各种资料,才明白:《又见平遥》中的演员几乎都是平遥当地人,他们或许不是专业学表演的,但是他们爱这片土地的心却堪比专业演员还专业,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那些年祖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
《又见平遥》,其实是平遥人的缩影。
Love for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