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一次见平遥,只留下了老城墙的记忆,从千年的时光里走来,苍老而风骨犹在,我还只是那个观光的人。
2017年,又见平遥,这一次,难忘平遥古城的辽阔,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的绝响,我跟着平遥的前生今世无数次落泪,对老家的各种情愫从根的底处一直蔓延开来。
原来,我一直以老家为傲!
来,先看看关于平遥的记载:“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抱愧山西》余秋雨)
啊个样样的,我能不傲吗?
穿过千年老城的古墙,顺着老街,一路在探访关于这座古城的所有,嗯,是所有。
耸然的高墙紧密呼应,经过一二百年的风雨,竟然还是一番欣欣向荣之象,仿佛赋予了长生不老的生命力,走过苍伤后,倒显得整个城更通透了!
街道不宽,但犹见当年风貌,有着它独一无二的历史厚度与印记,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坎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日这条街道上是如何车水马龙的热闹,有多少商货、金银经过这里,所以造就了那个时代“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现如今,整条老街更文明开放了,还多了很多文化的元素,比如一个酒吧不单单是喝酒的地方,这是天南海北人交心的一个角落,店内设计也没有那么赤裸裸,各种文艺小清新元素温暖着各地游客,如果我们今人也能学着古人的开放思想,说不定“晋商”还可以重建名扬四海之气象。
那个屋舍雅致的要命,屋内不论陈设还是提字都可见工匠心,现代人想要的所谓至简、返璞归真的生活无非也就是这样,但远远达不到这样,我们只能带着远意和敬意好好地安放心中;据说摆设还是很有讲究的,只等妮子研究后再告诉各位父老乡亲。
关于日升昌总经理雷履泰和第一副总经理毛鸿[岁羽]之间的故事,在这里就不讲述,用历史和商业竞争的角度看,他们都无可厚非。
总之,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历史地来看,他们制订和执行的许多规则正是他们的事业立百年而不衰的秘诀所在。例如不少山西大商家在内部机制上改变了一般的雇佣关系,把财东和总经理的关系纳入规范,总经理负有经营管理的全责,财东老板除发现总经理有积私肥己的行为可以撤换外,平时不能随便地颐指气使;职员须订立从业契约,并划出明确等级,收入悬殊,定期考察升迁;数字不小的高级职员与财东共享股份,到期分红,使整个商行上上下下在利益上休戚与共、情同一家;总号对于遍布全国的分号容易失控,因此进一步制定分号的报账规则、分号职工的书信、汇款、省亲规则……凡此种种,使许多山西商号的日常运作越来越正常,一代巨贾也就分得出精力去开拓新的领域,不必为已有产业搞得精疲力竭了。“”(《抱愧山西》)
还想骄傲一下,前段时间很火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的道行与我们晋商相比,估计还得为我们晋商打CALL!哈哈
从平遥古城走来,我们《又见平遥》,这是王潮歌导演的,先是冲着导演的名气来的,但是来了才发现不是有了导演才有了我们的《又见平遥》,而是遇到了好的导演升华了平遥,这部场景剧不仅还原历史,让观众从历史去感知,更多的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让我们从精神、人格中去回味,何为晋商?何为山西人?
啊个样样的,我以山西人为傲!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与以往“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有很大不同,《又见平遥》突破了原来利用山水实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内,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迷宫般的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可以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看实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观众有时像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
其中,最震撼的还是“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选妻”、“面秀”,抱歉,妮子不想描述太多,《又见平遥》等你来呢哈!
剧情不能描述,但是感受一定得分享,当232名镖师出师前,为保平安,找了当地最有福相的女子洗浴,镖师与女子都知道出镖生死未卜,可能有的出没得回,当女子在镖师身上留下咬痕的时候,我的眼泪出来了……
当年的走西口,有多少男子出走了未归,有多少女子从黑发等到了白发……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有话儿留:
走路要走大路口,
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拉着哥哥的手,
汪汪泪水扑沥沥地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早回家门口。”(听着滴滴落泪,请听文后为您准备的《走西口》)
这种感情早已超越了男女之情,这是对家的一种美好愿望,现代交通解决了天南海北的交通,但是也剪短了说不出的情意绵绵。
再说魂归,借助墙体和灯光,还有一声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回家”把232名镖师未完成的心愿和想完成的事情利用魂归的场景入木三分的再现,我们不由得感叹:“活着真好!”
回到故事,为保掌柜王家血脉,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就像赵东家说的,“我们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
这是怎样的一个“义”!如此荡气回肠,哎,啊个样样的……
余秋雨说,“何为山西商人,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回来再一个十分强健的人格水平上。”
为晋商打CALL!
最后一个场景是“面秀”,漂泊多远的山西人都会想念那碗面啊!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我们,常回家看看。
"娘,我想吃娘做的手擀面、剔尖、拨鱼……”
妮子等您来山西,等您又见平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