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鄙视链,用“价值链”选滑板


“人们倾向于积极描述自己的群体,以便于能够积极地评价自己。”——约翰特纳(Turner,1984)


以前玩板的人少,

聚会,很纯粹,就为凑一起滑。


人多了,难免有“盲目跟风”。他们想要迎合潮流和趋势,不甘于成为不懂时尚的“落伍者”。参与聚会的动力,比较多而复杂,看妹子,拿赠品,收集社交媒体素材等等。


“伪滑手”的优越感


对滑板大pro的仰视,是基于硬实力;而“伪滑手”,他们优越的不是来源于滑板本身。


更多是来源于“鄙视”;小众又热血的滑板文化很容易证明他们的优秀和高端,他们以自己的高端装备来获得鄙视的根本。


生物世界的生态中有“食物链”,滑板文化的生态中有——“鄙视链”现象。当鄙视链遇上网络时代,怪圈开始蔓延,唯恐不喷几句就会在链条的最末端。毕竟装逼的技能比起豚跳尖翻大乱小乱要容易学。


当有新的潮流出现时,滑板终究会被他们抛弃,转而投向另外一个。


抖音同款帮助他们心急火燎地爬上鄙视链顶端。无暇顾及认知以外的板型带来的乐趣。


潮流的周期特性


小众文化展现出了普遍性的价值,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可,就能潮流化大众化,并能持久发展与流行。


但是当潮流开始提供不了适应时代的价值,又会回归落寞为小众。



滑板的价值


不管滑板这项特技运动给你提供了什么价值,它都在你的时间轴上形成烙印,而你又用自己的内在创造了滑板文化的时间烙印。


不管是“伪滑手”或是“真滑手”,我们所希望的是能够在生活中去感受滑板文化的温度,去体验它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美好。



基于价值链的分类


小众文化潮流化


固有的圈层受到冲击

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人群,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



滑板对个体价值而言,


好用和潮流是两码事

好用的不一定符合潮流

潮流也并不都是好用的


小众文化是为了表达自己

既然是凸显个人,何必非要强融潮流呢?



国外ins很红 国内却很小众的板型——pintail



pintail板型 独立制作的树叶板


某宝搜   树叶板叶子长板滑板   get小哥哥手里的滑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深圳暴雨。 好想冲过去找你,奔跑着过去当看到你时,一定是驻足不向前的,假装哎?你也在这里。 1929km。 人就是...
    昧仆阅读 224评论 0 1
  • 慵懒的午后,天也板着个脸,一切都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 上完课的李林手臂里夹了本教材从这边破破烂烂的教...
    徒步江湖阅读 394评论 2 1
  • 前几天,母亲打电话说,村里的老宅子卖掉了。我的心一下释然了,也茫然了一刹那,是啊,老宅子是我梦茵中经常留恋的地方,...
    厚土高天阅读 913评论 3 11
  • 中午午休的忽然被一阵非常大的噪音吵醒了,醒来一听,原来是楼上传来的,很明显是一家庭战争。一时间,男女对吵的声音、孩...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3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