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樊登老师讲一个家庭教育的视频时就讲到,解决一个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好办法便是,家长把从关注孩子身上过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身上。意思就是,家长如果把自己都管理好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都能管理好自己。相反,如果家长连自己都管理不好,想要求孩子把自己管理好将是很难的事。
听完这个视频,开始觉得有些好笑。因为我觉得樊登老师把这个家庭教育的问题想得也太简单化了,世间那有这么简单的事。
然而,当细细想来,把落脚点的问题加入进去考虑后,我却发现其间的道理还真是八九不离十。于是,我忽然思考起一个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来:难道我们上一辈父母教育子女成功所蕴藏的道理便在其中吗?
“是呀,我们上一辈的父母,由于他们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为一家人吃穿生计的事操劳,他们虽然很少有时间管孩子,也没有什么条件学习什么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按理说,他们既没有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没有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应该是教育出来的孩子不听话才对呀!然而,反观我们这一代人的情况,许多孩子还特别听话,就是那种不用怎么教就能明白很多道理的那种。不是按照道理去走,但走下来也不是很偏的那种。呵呵,如果不认真思考,不细细品读其中蕴藏的道理,可能还会觉得那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其实只要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便能发现,许多事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其实,身(行)教、心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你想呀,上一代父母每天都为正事(吃穿的生计)忙碌着,只要有一点懂事的孩子都会效仿父母的行为。觉得长大后也应该像父母一样做个有用的人,于是孩子们便很自然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正事上了。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当父母们都把精力放在了劳动上,用在了操劳上,其实也就没有什么闲功夫去做一些不正当的事了。这里所说的不正当之事是指容易导致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习惯之类的事。如现在的赌、淫、吃喝、玩乐之类的事。
从中引申出一个疑问来:现在的孩子难管教,难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信息化进程快,但从另一方面来想问题,是不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太闲了?或者说父母们用于做正事的奋斗精神没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樊登老师的教育理论就对了。
樊登老师那个家庭教育的视频给我的启示: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做父母的首先得把自己管理好,不要让自己闲着,工作不忙的时候多找点事做。比如多看点书,多培养点兴趣爱好。我相信,当孩子看着家长都忙于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时,孩子便会自然的跟上家长的脚步,不落凡尘。
感悟:以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根本没有这种教育理念。想着先把自己做好再去教育孩子,其实完全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从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有发言权。在孩子犯错跟他说道理,想说服他时,想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而真的没有樊登老师这样的教育理论:要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孩子身上。其实想想,这个教育理念与我们之前所用到的“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己做不到的别要求孩子”的理念有些相似,应该说的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