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讲座搞得头昏脑胀,之前的讲稿又要进行修整,原因是关于我自己专业方面的介绍太少。
不过确实也是如此,我好像对自己的体育课没有太多的印象了,也没有多少案例。想来自己是跑偏了。
今天请教志山师父关于讲座中我业务能力方面的展开,他让我从“学、做、思三个方面展开,我认为颇有道理。
学
新教师初出茅庐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模仿,不断的学习输入,一年来做的最多的就是模仿,备课中模仿别的优秀教案,比如:之前金校发给我们的那个高研班的优秀教案集,我有时候会去翻看,然后自己再写,向师父学习,听师父的指导建议,对于不足及时的纠正。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让自己的备课更加规范。
每周二的教研活动,遇到比较课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我就会用手机拍下来,接着回去也想在自己的课上用。其实我感觉课上除了学习他的教法外,还可以学习她的组织方法,怎样才能有条不紊进行队伍的调动呢?
上课中看别的老师上课,然后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实施,看优秀的体育课视频,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
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期刊上阅读文章,将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用到体育课里。自己尝试着模仿写,学其文章架构,研究。
我感觉体育教学里的文章其实关于方面我要检讨自己,因为我平时看的专业类文章也不是很多,没有规律,往往就是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做
学完以后便是实践,因为发现有的时候完全照搬别人的课堂,因为学生的情况不同,实施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比如:拿一节30米快速跑课而言,如果感觉上的比较失败,总结失败的原因,学生课堂纪律乱,课上活跃起来根本管不住自己,那就要想学生为什么会乱,是因为平时的常规就没抓好,那么学生的常规可能就是导致课失败的本质原因。
课上当我的组织学生听不懂时,想想是不是我表述的不清楚,不够言简意赅,或者是只是口头描述,没有请学生做参与性示范,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
我经常会想一些比较独特的方法,比如:传统的合作跑,障碍跑,花式颠球,捕鱼游戏的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