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变黄金》之焦点解决的基本精神摘录。
焦点解决的核心精神是创造一个令当事人觉得有能力的情境。焦点解决重视语言与意义建构的影响,强调正向思考的益处,正向思考可以发现问题症状的功能,可以看到当事人抱怨背后的期待与善意,可以发现当事人的人能力与资源,可以觉察解决问题的重要线索,焦点解决致力于发现改变,鼓励当事人从改变中觉察解决问题的可能下,从行动中体会成功经验,建构解决的循环。
其重要的精神为:
1.意义与经验是交互建构的。意义是我们对生活世界解释,是透过一个人的经验而形成,并非完全来自于身外事物,换句话说,一个人透过本身的经验,形成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解释,面对同一情境或行为,不同的人会赋予不同的意义。当个体对一件事情的意义改变时,他所感受到的经验会随之不同,相对地,当在某些事件的经验改变时,他对此事件的解释也会有所差异。
2.经验描述与行动选择是交互建构的。一个人如何描述他的问题或困扰,会影响他对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看法,也会影响他选择采取哪些行动来解决问题。经验描述反映出我们对个人遭遇货困扰的诠释,是主观的、受个人经验影响的,如果一个人对问题的诠释观点太过狭隘,就表示他能够做为解决问题的选择是有限的。
3.正向思考的益处。当事人一再叙述自己的困难时,心中会充满无助与挫折的情绪,抱怨并不能使情况改善,对解决问题没有实质的帮助。解决取向思考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解决问题目标的积极观点,引当事人去澄清自己的期待,思考改变的可能,寻找自己的着力点,促使改变的发生,避免局限于探求原因或问题分析取向的讨论。焦点重视人们做得比较好的时候,不会一直注意做得比较不好的时候。即使当事人正处在低潮,助人者也会好奇:当事人做了什么,以至于没有让自己掉的更低,获或让情况变得更糟,从这样的探索中,总是可以发现当事人是具有处理其问题能力的。
4.没有一件事是永远相同的。世界之轮不停的转动,任何时刻改变都在发生。事情发展,人的行为表现,人和人的关系,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能够注意人、事、物、环境的变化,才能保持流畅,避免僵化固着。
5.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是无时无刻都处在困扰之中,不论多么麻烦的问题,总有问题不发生问题或问题比较不严重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例外。例外往往是当事人的能力和资源所在,可以引导出问题解决的方案。
6.人们拥有解决其问题所需的能力。只要是人的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只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别人无法代劳。助人者要做的是协助当事人发现其资源,发挥其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展开行动,而非一直教导当事人该如何做,或做些什么。找到当事人的例外经验可以让他觉察自己也有不困扰、能控制问题的时候,这样当事人会更信任自己,运用自己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直依赖他人的提供意见,成为被动的人。
7.助人者要与当事人合作。焦点解决认为:没有抗拒的当事人,只有不知道变通咨商员。当事人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助人者可以了解他们的困扰与期待、想法和作为,当事人会愿意合作。当事人用自己的方式描述经验、诠释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行为,他们可能不符合助人者的期待,但并不是在抗拒,只是才用他们熟悉或他们认为有效的方式,助人者需要做的事是找到方法,与当事人一起合作
8.小改变大价值。不要轻看了小改变,小改变可以引发雪球效应,造成大改变,就像滴水穿石一样,有警人的效果。太难或太笼统的任务,会当事人不知如何着手,因而裹足不前;若能由简单易行的地方开始行动,比较容易成功,成功经验可以使当事人产生信心及力量去处理更困难的问题。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在一个系统中,若有一部分发生改变,会使得整个系统都受到牵连,因而带动其他部分的改变。助人者若能协助当事人找到着力点,并能觉察细微的改变,才能从僵局中动起来。
特别说明:以上转自继宏老师的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