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对我特别关照。有时候,周末都会抽时间跟我一起在操场上散步。
其实能得到老师关照,自然是我的荣幸,可是每次跟她聊完都让我觉得有种浪费时间的感觉,没有任何帮助。
说实话,就是小姐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每每有这种感受的时候,又觉得特别对不起语文老师的栽培。
我的班主任是物理老师,他只找我有一次聊天而已,我却永远感激他。
他问:“你喜欢物理吗?”
我说:“喜欢啊,我就想高考能选物理系,或者天文系,因为以前看过一本书... ...”
他说:“好羡慕你,最起码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老师说他羡慕我,仅此一句话,就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他认可我。一下子击中了我内心,此后我就开始发奋学习。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表达:苦口婆心地劝别人,是否仅仅是你的自嗨而已?你只是表达了你认为对的,满足了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是啊,是做了这么多了,人家反而还不领情,真是不识好歹!有没有想过是自己高高在上的自我牺牲的姿态让人反感了?
能站到他人的角度,帮助他人发现自身的优势,放低自己的姿态,让他人放下戒心,才能真正帮到他人。
苦口婆心只是一种,还有倾其所有的爱!电视剧“小欢喜”里的妈妈宋倩,为了女儿能考上清华大学,极其严格安排女儿的所有日常生活和学习计划,导致女儿最后患上严重抑郁症。
多少父母之爱子,看着别人家优秀的孩子,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忍痛花高额大价钱报各种培训班。“都是为了你好,你只要负责学习别的都不用管,你还想怎样?”
孩子一方面窒息,一方面又觉得对不起父母,还有情绪暴发的。
“我妈真的是为我好,那么辛苦!可是她从来也不关心我真正的想法,外人都觉得我生活方面什么都不缺,可是并不知道我真正需要的什么,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矫情?”
“你有没有问过我,这些是不是我想要的,谁要你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求你了吗?我宁可你当年没有生下我!”
“我只想逃离你!”
所以,父母真的只是为你好吗?是的,他们尽全力塞给你,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你需不需要不重要。
也不是,他们真正接受不了是,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他过不了自己那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大部分父母自己经历过来的,所以吃学习的苦也是必经之路。就算孩子现在不理解,长大了也会感谢父母。
多少父母觉得孩子缺少感恩的心,而多少孩子等着父母的对不起!
正是因为这种高高在上自我牺牲感,阻止了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再者又有多少父母在乎过孩子“幼稚”的想法?
在家长眼里,孩子并不是独立个体,孩子自己的决定大多数都是错的,即使长大了,依然还是那么不懂事。
做父母的似乎总有操不完的心!
孩子应该感激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可是你怎么能确定,那些父母不是在好心办坏事呢?
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学会适当示弱,多一点耐心。
当他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可以扮演强大的角色,给孩子信心往前冲;当孩子需要展现自我时候,放下姿态,给他足够的舞台和空间,相信他!
在我的父母的面前,我希望我被认可;在我的孩子面前,我希望他觉得自己有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