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微信上跟刘老师聊起自家的河桥,很独特,那是江南水乡不多见的“月里河桥”。
河桥是江浙沪一带的说法,指河埠头,她实质是江南水乡的码头,连接着水乡人的日常生活,如淘米洗菜、货物水运、迎来送往等等,她是江南古镇的魂,牵动着游子的思乡情。
我是江南古镇长大的,从小看到过形态各异的河桥(河埠头),它们大致有两种:横向型的平伸式和单伸双入式。前者好像是公共码头,大多用条石铺成,面积较大,场面又开阔,不仅可以停靠各种各样的小船,还可停泊驳船。而我的故乡——西塘,祖屋西面的朱家河桥就是一个横向型平伸式河埠头,朱家是开银楼的大户人家,出入排场大,时有八人大轿上下船。不知怎么的,见到这个河埠头,我总会联想到杜甫的那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好气派。当年柳亚子先生就是在这里靠岸,下榻西园,于是有了一段关于南社社员“西园雅集第二图”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江南古镇,除了第一种河埠头,通常看到的河桥都是趴在户外的河岸上,单伸或左或右,也有两侧都伸入水里的,这些河桥基本上属于私家码头。我喜欢河桥上的一块块平整的条石,那种经过岁月洗刷、历史渗透到平整又光滑的石头之中的感觉,凝重、浑厚、悠远。
而现在要说的是我家祖屋的那个河桥,它是躲在户内的,石级一块块向外铺展,很有特色,好像独此一家,人称“月里河桥”,不管烈日当头还是下雨飘雪,都可定定心心在河桥上淘米汰菜。
祖父常跟我说,曼曼,我家祖屋最好认了……祖父的话,我永远记着。
早年,在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河埠头是居民洗刷取水的主要场所,又是停泊船只的小码头。河桥作为江南水乡的一个符号,它与小桥流水人家共同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我时不时地想念那个构筑别致的自家“月里河桥”,她独特地出现在白墙灰瓦、小桥流水的胥塘,也独特地出现在我的梦里水乡。
闲来坐在月里河桥的石阶上,照着古人一样看看天上云卷云舒,望望街上人来人往,那会是一种别样的感觉。
黄昏落日,袅袅炊烟从祖母的灶披间弥散……,弥散在“月里河桥”,她充满着无穷魅力,似乎在轻轻诉说着江南故事。荡漾的水波里,有我那个梦幻的“月里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