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朋友请我在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一场非同寻常的京剧演出。上演的剧目是名著《水浒传》里武松的四段故事,分别是《十字坡》、《快活林》、《飞云浦》和《鸳鸯楼》。
剧情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里面的人物大家也一点都不陌生,然而,此剧的特别之处在于:主角武松的扮演者是位年近古稀的京剧爱好者,还是位画家!而与他演对手戏的“母夜叉”孙二娘的扮演者倒是位专业京剧演员,但也已经年逾花甲。
这个版本的《武松》让人看后心中只有大写的“佩服”二字。70岁的武二爷和60岁的孙二娘在舞台上相遇,注定是一场不服老的过招。
武松的戏份很重,唱念做打,要求四功齐全才能演好,这对于专业演员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对于一个非专业的70岁老人?但没有想到,他的表演有板有眼,每次亮相都精气神儿十足,赢得了观众一次次的掌声。
再说孙二娘的扮演者,其实是位六十岁的老爷爷,并非是女儿身。他是某京剧团的团长,基本功非常扎实。剧中有一段与武松在十字坡对打的情节,孙二娘需要站在一个桌子上,背对舞台翻身后仰,一个跟头折回地面,大家看的时候都捏着一把汗,等孙二娘跟头落地,双脚站稳的一刹那,掌声雷动!
两个多小时的表演令观众非常感动,人们无不赞叹老演员对国粹的热爱和执着,无不佩服专业演员的实力和非专业演员的认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花甲孙二娘,古稀武二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梦想谁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