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西侧山脉中,生活着一对赤麻鸭,在养育后代上他们很有一套办法。尽管赤麻鸭是一种当地较为普遍的动物,它们依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信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赤麻鸭这里得以淋漓体现。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在抚育后代这方面赤麻鸭深谙此道。赤麻鸭孵化后代时,一次会孵化很多蛋,母鸭身下全是鸭蛋。母鸭孵化鸭蛋选择在一个露天较为安全的空心树桩内,树桩高约两米而且垂直地面。
母鸭孵化鸭蛋时,公鸭在不远处的树梢顶部放风,或者帮母鸭弄些吃的。这里完全体现专业分工,有序合作的团队配合精神。
小鸭们一个个破壳而出,但还有两个鸭蛋没动静,鸭妈妈又等了一会儿。新出生的小鸭们叽叽喳喳围在母鸭身边,也围在两米高的树桩里面。树桩里没有水也没有吃的,树桩是敞开朝天的。如果此时下雨,下暴雨,小鸭们可能全军覆没。
等了半天两只鸭蛋还是没动静,鸭妈妈于是决定不再等下去。她直接跳出树桩,落在外面的草地上。小鸭们没有一只被鸭妈妈带走,全部留在树桩内。这里离水塘很远,留在树桩内小鸭有十来个。这下鸭爸爸和鸭妈妈要来回奔波喂食小鸭,接下来应该是很辛苦的画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鸭妈妈站在草地上开始嘎嘎嘎低声叫着,像是在呼唤小鸭。树洞里的小鸭们先是挨挨挤挤乱作一团。有那么几只小鸭终于听明白了母亲的呼唤和鼓舞,像是被点亮了脑瓜,开始拼命向外爬。接着所有的小鸭争先恐后地用刚出生的稚嫩的翅膀和扁嘴支撑着向外爬。两米高的垂直树桩,对于刚出生的小鸭来说实在残酷。小鸭们还没吃一口东西还没被教导一门技巧,就要面临第一道生死选择题。要么不怕摔,爬出去。要么就困在树洞中等死。
最后一只小鸭子用尽全力爬到一半还是摔了下来,它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了,歪歪扭扭躺在两个仍未破壳的鸭蛋中。此时鸭爸爸依然在树梢顶部放哨,鸭妈妈则带领着刚刚逃出生天的小鸭们向水塘边进发。鸭妈妈在孵化过程中果断放弃两只鸭蛋,并且适时跳出树桩,让大多数小鸭依靠自身能力迈出第一步。在小鸭们爬出树桩后,虽然能听到树桩里还有小鸭的叫声,但她并没做犹豫。因为此时跳到外面的小鸭们面临着毒蛇或其他食肉动物的威胁,此时她必须做出明确抉择,选大还是选小。
这是一个决然又懂得选大放小的鸭妈妈。虽然目睹整个过程,鸭爸爸并不心软,没有去手忙脚乱插手其中,仍坚守岗位放哨预警,以确保鸭妈妈和新生小鸭们顺利走向水塘。这其中提现出明显的各司其职,默契配合。
在日常生活中,鸭爸爸和鸭妈妈的分工也十分明确而有效。小鸭们终于一路平安走到水塘边,并开始学会自己啄食水草或小鱼虾。这时的鸭妈妈担任开扩疆域和教授啄食的任务。水塘里还有其他鸟类水禽的领地,比如水中小岛就是某个鸟类的领地。一旦小鸭们靠近那里,母鸟便会发出响亮的警告声,小鸭们经常忘记这些警告,只有鸭妈妈一遍遍驱赶他们远离那些敏感地带,二者才相安无事。
鸭爸爸则在远远的岸边踱步,神情严肃一会儿看天一会儿看地,似乎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当天空中出现老鹰的身影时,鸭爸爸立马发挥作用: 高声警告。确保每只小鸭听到,当老鹰们俯冲到水面时,小鸭们全不见了。于是老鹰们劳而无功失望撤走。过了一会儿小鸭们从水底憋气后重新浮上水面,这个功夫是鸭爸爸平时教他们的本领。
有一天小鸭们羽翼丰满,早已拥有属于自己的全身本领。在他们爸爸妈妈身上它们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于是,当赤麻鸭可以飞起来的时候,也是它们的翅膀和生存技能足够独当一面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