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关
三哥的儿子结婚,赶回去参加婚礼。
搭车归乡,一路北上,滚滚车轮飞速向前,喜悦的心情随着窗外的风儿飞翔,恨不得插上翅膀。有些日子没有见到母亲了,有些日子没有见到哥哥姐姐了,也有日子没有见到老家的那个院子了,电话里聆听声音毕竟不及眼睛看到来的真实,想家的心天下一同。
大哥在昆山,二哥在宿州,三哥在盐城,我在无锡,四个兄弟四个地方,长大后,团聚的次数愈发的少了。这次侄子结婚,我们像出飞的鸟儿归巢,朝着温暖的家乡飞奔。千里之外的故乡已是初冬,凌冽的寒风把气温降到一两度,老母亲特意来电话嘱咐多穿些衣服。
昆山和无锡在一条线上,与大哥约好同天同车,一路上有个说话的伴儿,不至于六七个小时的旅程全成了寂寞的思念。
原本定好早上九点出发,不成想车子从昆山出发后,过了常州才发觉忘记了下高速,绕路到无锡接我的时候,已经接近十点。再上高速,再出发,走南京,过蚌埠,车子一直在以高速公路允许的最高时速飞驰,眼见着郁郁葱葱的山顶变得越来越光秃,到达宿州的时候,山岗上已经见不到多少树木了。北方不像南方那样雨水充沛,山顶上基本上长不了树木,就成了光秃秃的样子。路边的白杨树到了最美丽的季节,虽然没有银杏叶那样黄灿灿的,但以数量取胜,焦黄的叶子不舍得从树上脱落,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站岗放哨的士兵举着旗子在风中摇摆,欢迎归乡的鸟儿。南方的稻田里有的在收割,有的还稍有青叶,但北方的田里已是麦苗葱葱。
车子一路飞驰,不舍得有一丝的耽误。下午三点的时候,车子到了宿州南的服务区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绕路的原因,车子没有油了,连续两个服务区的加油站进行装修,给急于归乡的我们又制造了难题,难道真的应景是好事多磨?想起110,122,这些百姓心中的救护神,一通电话下来,提了N多的解决方案,没有一个能快速解决问题的。好在旁边有卖高价油的,虽然知道被坑了不少钱,归乡的心是钱所缓解不了的。加了油继续向北,离家越来越近了,心也越来越活跃起来。一边和大哥聊着儿时的趣事,一边期待着车子能再快一些。
车子从村东的桥头路过,桥还是那座石桥,河里却没有了浪花翻涌,几乎干涸了,只在河中央还有一线的水沟。这家乡的河水哪去了?连那成片的芦苇丛也没有了踪影。河西边的大院子是我小学所在的地方,校门没有了,围墙没有了,教室也没有了,这里已经成了别人的宅基地,据说学校搬到别的村子里去了。看着这些,心里有些堵。
车子继续往前,终于到家了。门口坐了许多邻居在闲聊,看到汽车来了,纷纷猜测是谁回来了,看到我和大哥,都亲切的招呼,一张张笑脸让我几乎感觉回到了儿时。母亲听到汽车的声音,慌忙从房间里出来,我很想跑上去和她拥抱一下,但出于一个即将四十岁男人的矜持,只是喊了句“娘”问问身体状况,就不好意思表达思念之情了。半年多没有见到母亲了,似乎白发又多了几根。母亲一如既往地微笑着询问来时的路上是否顺利,有没有带些厚点的衣服。
院子里的柿子树上还挂着几个黄里透红的柿子,殷勤的狗儿在脚边翻来覆去的嗅着,几只母鸡也咯咯地叫上几声,是在欢迎我吗?
到家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