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某银行疑似发生数据泄露高达1679万条。
2021年,30人贩卖6亿条个人信息获利800余万元。
2021年,淘宝近12亿条用户数据被泄露。
2020年,微博5.38亿用户数据在暗网出售。
前些天,国内某平台,数据库被公开出售,出价百万,一共10亿居民信息,共23T,包含身份证、姓名、地址、手机号。
前几天滴滴被罚80.26亿,违法行为有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过度收集人脸信息1.07亿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打车地址信息83.23亿条.......等等。
现在网络时代,各类数据泛滥,什么信息都可以买到,并且很廉价,在互联网上,个人没有隐私。
人的外貌可以通过Ai换脸搞定,声音可以克隆,个人隐私信息唾手可得。
你发布想买房子的需求,明天就有人打电话问你要不要买房子,买了房之后,就有人打电话给你,向你推销各种家具产品,车刚买一个星期。了,频繁接到推销保险电话。
ai换脸+声音克隆+个人隐私信息,就是诈骗的终极形式。
不要相信任何人,你以为的以为只是你以为。
建议
1.各大平台头像不用真人,生日信息全部乱设置,不发布真人图片,不要发布于个人信息相关的内容,相机定位关闭。
2.把密码设置成三个等级,临时、社交、支付。
3.密码里不要包含生日、电话等信息,密码用数字+字母,数字+大小写字母,数字+大小写字母+特殊字符。
4.办理3个手机号,一个用来注册和绑定无关紧要的平台,一个用来和绑定重要的平台,最后一个仅作为个人通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