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系原创首发
谓秦王
故事概要:这个故事背景是秦当时攻占了韩国的重镇宜阳,非常开心激动,以至于楚国出兵援韩时,秦、楚之间发生摩擦(此前《东周策②》时提到过)。有人就来游说秦武王,让他应当胜而不骄,和楚国搞好关系,别让其他国家钻空子了。——原来秦这边也有人游说啊,怪不得当时楚得了秦、韩两边好处。
此人对秦武王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的秦轻视齐、楚小看韩国是不可取代。因为攻占了宜阳就不顾楚国的友谊,拉拢魏、赵也对失去齐的友谊不放在心上,就犯了盛气凌人,骄傲放肆的毛病,这不是王者,也不是霸主该有的格局。
他举了历史上一些有好开端却没有好结局的例子,以此来让秦武王明白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而要有大局观。
比如他列举了:智伯瑶灭掉范氏、中行氏,可最终失败,被韩魏赵嘲笑;吴王迫使越王退守会稽山,终被勾践制服;梁惠王攻打楚国,战胜齐国,但后来也不得善终。
他希望秦王能一鼓作气善始善终,不要步吴王和智伯瑶的后尘。然后他说:《诗经》里有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百里的路程,走九十里只能算一半,因为这最后一程是最困难的。现在秦王取得一些胜利,就开始有骄傲的迹象,但这还只是开端,目前局势各国实力还有所牵制,秦国不能小看他国,处理不好关系,有可能就会落得不好的下场。
智者永远都是并非有勇无谋,只有蛮干是不行的,讲究策略,讲究章法,将自己利益最大化,善始善终走完那百里路程才是最终目的。
#大格局观、全局观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如果自己的目标还未实现之前,切不可因小失大,得小利而忘大利,最终可能功亏一篑。
很多厉害的人物开局得胜后就忘乎所以,结果轻敌了,自己死得很惨。这些都是要忌讳的。
在战国时期,总有这么一群有着智慧的敢于谏言的人,运用咱东方人特有的哲学,看透规律,给出很好的建议,真的很佩服!
秦,乃至其他贤明的国君正是得益于善于听取智者的建议,才避免了重大错误,让国家变得更强大,更昌盛!
这就好比下棋,要有大局观、全局观,不能意气用事,才能步步为营。
读史以明智,向古人学习智慧。
欢迎简友们探讨交流~~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