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
摘选自百度百科上面的简介。提到余华,大概都会想到他脍炙人口的佳作《活着》。不少网友调侃“《活着》让不少人活着”,这种结论的提出也并非没有事实依据。《活着》一书自出版以来就不断斩获国内外奖项,随着书本衍生出来的电影、话剧与电视剧也好评不断;余华本人更是凭借这部长篇小说从先锋文学当中成功转型,为后来关于“余华”、“余华作品”的研究打下基础,可以说是在那个作品群星荟萃的年代当中“杀出重围”,站在了金字塔尖。
《世说新语》有云:“颂其诗,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那这一期就来“知其人”。
【我们家已经没有阑尾了】
余华三岁时杭州“血吸虫病”流行,他们举家搬迁至海盐这座小县城,父母都在当地的卫生院工作。幼时的余华去找上班的父亲,都会经过“太平间”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方;甚至在夜晚睡觉时,经常会听到各种哭声......这些在他那都是家常便饭。夏日为了消暑,躺到了太平间睡午觉。
这个经历让我想到了著名作家三毛,她小时候为了清净不被打扰,跑到别人坟头上看书。(是不是想要成为作家都需要这样傲人的过往?)
小孩子大多是贪玩的,为了逃避农活,余华经常装病。但是,这怎么会难倒行医的父亲呢?“演技很好”的余华有一次装病翻车了,被诊断为“阑尾炎”,被架上手术台的余华问能不能放他下去?结果当然是阵亡了“阑尾”这个伙伴,再不能当飞行员了。
在《朗读者》中,主持人问余华:“那你父亲的阑尾呢?”
“割掉了,我哥哥的阑尾也割掉了。我们家已经没有阑尾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余华也报上名想要参加高考。但是考了两次,未果。所以就被分配到了当地的卫生院当起了牙医。在华子哥自述当中写道:“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上班第一天,余华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医学的人,就拔牙了。拔了五年,将近一万颗牙齿。
空闲的时候就面对着对面那座桥,向往自由的生活。
【这个地方我来对了】
拔牙的余华发现文化馆的人每天都在街上闲逛:“你们不工作吗?”
“我们这就是在工作!”向往自由的余华,就是因为这句话,转身辞掉了牙医的工作。“弃医从文”发生在鲁迅身上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劣根性;百年之后发生在余华身上,却是因为——我要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穷人。
到文化馆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故意迟到两个小时,到了却发现自己是第一个。“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好,我来对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摸鱼划水。不过因为划水从事一项职业而声名大噪的却不常见。
【剩下的0.6分你去问豆瓣吧......】
这是网络上一个主播采访余华,让他自己给《活着》这本书打个分,余华脱口而出:“9.4分”。主播接着问:“那剩下的0.6分您觉得是扣在哪了?”
“剩下的0.6分你去问豆瓣吧......”我仔细看过那个采访,余老师回答的态度十分真诚,不不过这个回答着实是令人笑掉大牙。
【那我买六十张!】
在歌手李健的时光音乐会上面,邀请余华老师上去讲话。他俩谈话当中就透露到余华曾经在新书《文城》出版前送过样书给李健,所以新专辑发行也照例送给余华先听听。
“我很喜欢李健的歌,但是抱歉我没有买过他的唱片.....这次新唱片出来之后我一定去买十张!送给别人”。
“但是你的新书我买了30本欸”,李健回答道。
“那我买60张”。热心网友将这两个可爱人的对话称为“小学鸡攀比”,明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还攀比起来了。以上都是余华这些年接受的采访的名场面,也因为“金句频出”,被网友调侃为“被写作耽误的段子手”。
依照时间顺序给大家罗列出来,其实从小到大,余华内心那种对自由的赤枕之心从未改变。
小时候因为课本上说海是蓝色的,但家门口的海却是黄颜色的,就想在这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和莫言一起接受采访时,国粹经常冒出口;就读鲁迅文化班的时候,起哄调侃迟子建年龄小,教唆着把她请出去。
这就是生活当中的余华,明亮又真实。
在上面也提到过:余华在90年代开始转型。原来的余华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先锋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转型前余华的文字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像《十八岁出门远行》不断创新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但是转型之后的余华就属于魔幻现实主义这一类,站在传统基础上著文,《活着》《文城》都是一脉相承,延续90年代的写作风格,重视本土的、乡土的文学,这也是为何后来余华的文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原因。他的文字具有世界性。
下一期:读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