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211)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直录【11】

【原文】

门人作文送友行。问先生曰:“作文免不了费心思,作了后又一二日常记在怀。”

曰:“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又作诗送人。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译文]

有一个学生写文章为朋友送行,问先生说:“写文章难免费心思,写过后一两天还总记挂在心上。”

先生说:“写文章时思考并无害处。只是作完文总放不下,那么就会被文章所牵累,心中存有一件事物,这就大可不必了。”

又有人写诗送人。先生看了之后,说:“但凡写诗作文,要根据自己的天分和能力,如果说得太过分了,也就不是修辞立诚了。”

[解读]

阳明先生对于写诗作文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点,写文章也好,写诗也好,写了就写了,写完就不要一直想着它了,目前还有目前的事,不要让那些已经过去的事物占据现在的心。

第二点,写的东西要来源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玩虚的,要言之有物。

王阳明这个观点,王夫之论诗说过,他说你看见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写出来就是,别纠结。比如“推敲”,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王夫之说,你看见没有?他推了就是推了,敲了就是敲了,你推敲他干什么呢?

王阳明年轻时,也喜欢作诗,后来他不研究诗了,研究也成不了李白,还耽误自己做圣人学问,就放弃了。所以他也不愿意学生在琢磨诗文上耗费精力。

精力有限,要全部投入关键目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