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高考后某个闲暇,打下这段文字:
“在青春残酷物语舞台剧初拉帷幕时,还依稀能嗅到白日梦的甜甜味道,你会为自己的笃定和坚毅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唯一由你定义的时光。当你还沉浸在自我激励的热度中,各种五花八门的考试像潮水般漫涨,逐渐淹没你的身躯,此时,溺水似乎是一种常态,你用你仅有游泳技能在碧波上沉浮着,梦想如新鲜的空气时隐时现。
彼时,除了挣扎着求生,你什么都做不了。高考就像一场赌注,赌上你的青春,以辛劳为筹码,你可能想退出赌局,可这由不得你选择,你所能做的,只有不断翻盘,留给对面的“自己”自信的微笑,并坚持到最后一日。
彼岸何其的遥远啊。
风来了,掀起巨浪.
倒计时已接近尾声
你还未准备说好再见,
末日来临,
我们无处循形.
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重生?
又是序章.”
在高三这样平淡枯燥的日常中,以上花哨的比喻却是我每日翻来覆去难以成眠时的内心波澜。
记得初初升入高三,每个人似乎都隐含着小小的雀跃。大学在高三学子面前仿佛天堂,所有被禁锢的一切在大学都能得到发泄,离理想中的天堂更近,心动是难免的,毕竟只要再跨过一年,整个世界就敞亮了,没有广播里老师沉重的嘱托,没有天蒙蒙亮就前去自习的周六,没有冗杂的知识在你的脑子里盘旋,不用失落地望着高一高二小鲜肉们周五放学欢快的身影...
但“三分钟热度”是个魔咒,尤其对我,还没有树立起咬牙坚持一年地狱生活的心理准备,就已经极度不习惯每天从六点到晚上11点的晚自习,和周六开始晕乎乎的上课。每天下午跑操消耗了大部分体能,加上四五小时的自习,每天回家都是扛着满满的疲惫,在凌晨之时入睡;每次成绩下来,那一直落后的分数真的像是嘲笑你的自我感觉,嘲笑你自认为的努力。
可能最安慰的时刻,唯有夜深人静时抱着iPad或是漫画偷偷笑着,在黑白或是彩色的图像里,细数这帮忙之不易的快乐。偶尔颓废看看动漫,刷刷深夜微博和QQ空间;午饭晚饭的间隙看着《犯罪心理》津津有味,周末奖励自己大快朵颐,偶尔闲暇逗猫猫;每天晚自习后,一杯奶茶或者玫瑰红茶支撑11:00后的时光。陷入过无尽的疲乏,却不至于走到死胡同里每天怨自己的无能。
听上去还是有些小惬意。而现实上,高三所应该承受的苦果我们也都咽下去过。高二打下的还不错的底子,在高三像豆腐渣工程一般扑簌簌地往下掉灰,糊了一脸灰,还刺得眼睛直流泪。明明是苦心孤诣,却总是处于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尴尬境地。
高三的早晨,在天蒙蒙亮时离开被窝,撑着昨天凌晨滞留的疲惫开始新的一天,早餐不知何时,便被白乎乎的汤圆占据,吃的乐此不疲。还记得当时书桌被高中三年的课本占据了一方天地,每个科目都有小纸条区分科目。尽管如此,高三的课桌依旧是满满当当,后期教辅多了,还特地网购了一个专门挂书的小包,同样塞满。
那时候我似乎陷入一种刷题的满足感不可自拔,偶尔闲暇便会在淘宝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习题,《五三》《星火英语》各科的模拟卷、押题卷....逛文具店似乎也成了享受,以至于到现在的大学,心情不顺的时候更愿意去文具店采购放飞自己的郁结于心。
现在想来,那或许是文科考生的一种心理安慰。比起不知疲倦地看书,空白的格子更让人有思考的欲望,尤其是自己改卷是一道道红勾划下,满满的满足感生疼,似乎抚平了一直失败的伤口
那时,每次大考之后,年段喇叭似乎永远不会停歇;而老师的口中永远不会缺少鞭策的话“明天的你们,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我们有每天周二下午的文综考试,和说发就发的答案;对完答案一片的鬼哭狼号,以及永远都是十题甚至是超过十题的错误答案;每周五下午固定的数学考试;在那种高压之下,每个人都变得面目可憎,每个埋头苦读的人,都似乎有着让人感到沉重不舒服的气息...白花花卷子铺满了整个世界,遮盖了世界的色彩。还记得每次认真地记着文综的成绩和排名,失落和欣喜交错,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已经奔向午餐的怀抱,微微燥热在心中盘旋升腾,数字罗列着,心里五味杂陈。
流水账般的高三,重复机械的高三,原来真的会去怀念的高三。怀念纸幽幽的墨香,怀念那单薄的触感,怀念那群人,怀念自己奋斗的样子,怀念周遭的一切。
可能我已经不想再去经历一次高三,但我着实怀念那种感觉。
没有恋爱,没有逃课,没有自由,纯粹被学习填满的青春,有着趁虚而入的小确幸,闪耀在时光里。
“那些我们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如此这般,我的结局,我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