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 | 听·品·《红楼梦》

撰写者:么行·ROBIN

一个非常喜欢的节目——马瑞芳品读《红楼梦》,马老师讲的也很有趣味,而且这种听的方式真不错,正好可以填充路上或闲散的零碎时间……一个人可以沉迷这部文学作品五十多年,差不多这一生都献给它了吧~专注,令人敬佩!之前也是觉得文学作品要自己读,好好品味,但这些古文真是看不懂哈,而且《红楼梦》的版本又有很多~年轻时候也看过,小说和87版电视剧,主要是冲着“宝黛爱情”去看的,听了以后,才知道里面内容如此的详实,真是,只有更多的见识才能感到自己的无知与渺小~ 现在在听第二遍,准备下笔记录一下自己的心得,感觉可写的点很多,可拿起来却有点无从下手了……


马老师也是一名小说家,经常从小说的角度来分析《红楼梦》作品的细节处理。

小说人物塑造的丰富多彩不重样,他在里面曾说,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的小说人物个数,也不如一部红楼梦里面的多。确实,小说不仅人物多,而且都各有特色,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即使是出现几回的小丫头,也刻画的很鲜活。人物性格也是多重的,不是坏人就一下坏到底,好人就是个完人。比如,凤姐的角色就是这样,又可爱,又可恨;即使如薛呆子,各方面都很无稽,也有孝顺的一面。

小情节的处理也很高明,暗藏玄机,常常设有伏笔。

处处出典故。小说里出现的诗词,处处皆有出处。果然是往来无白丁啊,不然可互相真是听不懂了。越听越发惭愧自己内在的空白~前人留下那么多好东西,自己都没有好好研读和吸收,有巨人不站在肩膀上,浪费资源啊……蕞近我和队友也是颇为感慨,那些有所建树的人,读的书真的是非常的多~


我看一些评论说,希望马老师把120回都讲完~其实我觉得,整部品红楼里,每个人的结局推断,都在前面讲过了。从蕞初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到后面的写的诗句,都预示了每个人的结局,这个是我之前自己看不太懂的,但听了马老师的讲解,也觉得很有道理。

也许,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吧,每个人都会像侦探一下,仔细的分析、品读,每一句判词,想要悟懂“天机”,再通过后面的阅读来复查一下自己的预判是否猜对了……

所以,尽管《红楼梦》目前来看,没有全部传下来,可我觉得,这倒反而成全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因为解读起来,更丰富也有更多种可能性。当听到各个红学家因为自己的推断而颇有信心的争辩,方显这种开放性的魅力。


而在人物关系的角度上,那更是风采绝伦了。我们经常可以在这里找到现代社会关系的影子,以及可以思索小说里处理的办法是否更为妥当,也为我们的行为起到了反思的作用。


还有马老师分析了曹雪芹的家庭背景,没有办法成为济世之才的曹雪芹,犹如那块多余出来的补天的大石头一样遗憾,化身成为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来看清这个世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想想,曹雪芹可以写出这样精彩与详实的作品,那这些天上奢斥的日子和凡间凄苦的生活,他都是亲身经历过了……只有大悲大喜的人生,才能有如此的大彻大悟吧~


人生苦短,财如浮云。相濡以沫,阖家欢乐,乃我等小民的心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