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绘画艺术爱好者周女士,带着忧郁的神情走进了我的咨询室。她的头始终是低垂着,眼睛暗淡无光。我问她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她说:“我新买了一套房子,开始感到很幸福,装修以后很不理想,后来,反复拆拆改改了三次还是很不满意。现在,我看见房子就心烦,后悔房子买的太贵了,又讨厌自己当初装修设计的太差,怪自己怎么那么无能、那么倒霉。导致晚上睡觉都不踏实,一想起房子就胸闷、烦躁以致失眠。”
我问她:“你当初买这房子初衷是什么?
她说:我买这房子时,就看这房子位置很好,窗户视线没有遮挡,中心公园全景一览无余,小区环境也好,绿化覆盖率很高。心想: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肯定是很幸福的。
我问:那现在这些条件是否有改变?
她说:这些都没有改变。”此时,才看到她脸上显露一丝满足感。可接着说:是啊,我现在怎么一点也没有心思去欣赏环境了。
我问:这房子装修是谁设计的?
接着,她就把原来对新房设计时的心情,和对未来憧憬又描述了一下。当房子装修后展现出来,完全出乎她的意料时,对自己的失望、责备乃至懊丧,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幸福感。
在漫漫生命长河之中,我们一路走来,为各种理由奔波、挣扎、奋斗,我们一路追求,为富裕的生活、为成功的事业、为美满的家庭、为健康的身体……,在一路狂奔中有谁曾经停下脚步问问自己的内心,听听心灵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我们如此锲而不舍,到底在追求什么?
周女士原来的幸福感建立于外在的条件上,植根于看得见的物化里,建立在理想自我的虚幻中。如今,外在因素没有改变,可对于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来说,现实生活没有那么完美时,对自己产生的否定和责备,远大于对物的要求而导致心理困惑的出现。
我问周女士:你以前做过装潢设计吗?她说没有。“你原来认为你的设计会很理想吗?”她说是的。“现在,你看到的房子是你自己设计的,你看似不喜欢的是房子,其实是不喜欢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接受一个设计水平很差的自己,是这样吗?”她说“就是啊,我一直陷入在自我责备里,当初为什么不请装修老师设计。”
人们往往宁愿活在虚幻的自我里,也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不会正视不完美的世界,竭尽所能的去追求一个虚拟的理想世界。在《幸福的困惑》中,也强调一切生活中的困惑,就是因为两种错误认知完成的。首先是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其次是对世界的错误认知。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是我们内心深处油然升起的一种深深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很多人在达到了目标后的确体验到了短暂的快乐和满足,此时的他们认为自己很幸福。就像周女士,刚买了周边环境优美的房子时,有了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于是便又开始设定如何装修房子,如何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绘画艺术。她们忽视了最关键的一面,就是人对美的感受和对幸福的主观意念,会随着时间渐渐逝去时,会在无法把控的无常中淹没的。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把你关在黑暗的房间里,看不清真实现象时,外面任何躁动都会让我们惊慌失措。这时,是否需要我们打开电灯,才能明辨真相,看清自己、认识环境。
那“怎么样才能摆脱黑暗、走出困惑呢?如何在迷茫的人生旅途中,看清我到底需要什么?”这声音一直在我心里萦绕……
写于 2017.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