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视频,一位特级语文教师讲,你的孩子到了三年级还形不成大量阅读的好习惯,那可能就失去了学好语文的机会了,我对这位特级教师的观点非常赞同。的确,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大量阅读,而不是坐在补习班的课堂上听文化骗子们忽悠。要学好语文,只有在大量阅读当中,才能理解了词汇的精确含义,也才自然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
古今中外所有为文学大家,都是大量阅读各类作品而成就的,这就是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理。
语言文字就是表达客观事物和主观思想的一种符号系统。至于怎样精确表达,只要阅读得多了,使用得多了,自然就对这套符号系统的规则,惯家熟套了。
关于什么定、状、补,主、谓、宾,动词,名词,时态……等语法系统,在清朝以前,并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中国的汉语完全是一种习惯语法,只有文体上有比较正规的总结,比如诗、词、歌、赋、辞、论、典、谟、诏、令等,所以,古人对语法这玩意儿根本不知道。唐宋八大家知道吗?鲁迅、沈从文、矛盾、林语堂们也没有系统学习过这些玩意儿。他们不是照样成了文学大家?
语法只是到了清朝时期,外国传教士为了翻译《圣经》到中国,以及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才用西方的语法系统来归纳研究起汉语来,继之而起的是一些学者们也尝试用西方的语法来为中国汉语“找毛病”了。
其实,语法规律就是普罗大众们约定俗成的认知。对于一个词语,只要大家对其表达的意义有了一致的认同就成了这个族群的“语法”了。比如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的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可是中国人硬要按中国人的“语法”称呼外国人,人家叫唐纳德,中国人偏叫他特朗普,其实特朗普是人家的姓。但是,只要一说特朗普,人们就知道说得是谁。
让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家规定的正规课程以外的补习班课堂上,听那些喋喋不休的语法说教,或者对一个词的反复分析,而耽误了对优美文学作品兴趣盎然的阅读,也耽误了对社会和客观事物的自我探索求知的过程。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