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幻游记》中说:“真正的离去是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你了。”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一直想为他写点什么,担心关于他的记忆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模糊,及时记录趁现在还记得。
爷爷个子很高,一米七五左右,常戴一顶蓝色小帽。走路喜欢背着手,迈着八字步。他爱说爱笑,常常是人未到,声已到,声如洪钟,笑声爽朗。
爷爷家兄弟6人,他老小。祖爷爷是地主,有些文化,几个儿子都让读书识字。爷爷小时贪玩,不爱学习,没读几天书,也没认得几个字,这应该是他成年后最后悔的事吧。青年时候去当了兵,进过国民党部队,倒也没听他说参加过打仗。
小时候时“三观极正,又红又专”的我,对爷爷参加过国民党的事耿耿于怀,觉得爷爷是坏人。听他讲国名党抗日之类更是觉得不屑,书上电视上可都不是这么说的。
爷爷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读书在镇上安排了工作,爷爷留在村里给祖爷爷养老。爷爷没什么文化,但是孝顺,对整个大家族都很关心,兄弟姐妹们谁有困难了,都会伸手帮一把。
常听姑姑讲起,那个时候生活困难,爷爷自己家上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六个子女需要养育,奶奶又是病弱之身。家里本来粮食不多,面粉更是金贵,一年下来打一点面粉,自己家都不舍得吃。可爷爷竟然会背着奶奶偷偷的拿自己家的面粉接济困难的兄弟姊妹家。每提起这些事,奶奶都愤愤不平,委屈又心酸。我小时候听到这些故事,也会生爷爷气,觉得他“吃里扒外”,也会问爷爷为什么要那样做。爷爷并不看我,咂口烟,叹气:“困难啊,确实困难啊!我不帮他们谁还能帮他们呢,我们亲亲儿的兄弟之间”
我不知道这种自己都吃不饱还要帮助别人的行为如何定义,傻,或者其他,但是我知道至少爷爷绝对不是自私的人!
除了对自家兄弟的扶持,在村里也是遇到哪家有困难了,能帮忙都会毫不犹豫的帮忙,有不公平的事也会站出来为弱者出头,因此落了一个“爱管闲事”的名号。村里发生纠纷什么的都喜欢找爷爷,隔壁的小年青爱喝酒,一喝酒就回去和媳妇打架,他要去管;村西头两家因为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打起来,他也要去主持正义。他办事公正,不怕得罪人,当然也得罪了不少人。虽然我常听到的村里人对他的评价是“端的平”,但在自己家中,我从爸爸妈妈口中听到的常常是抱怨:“老也老了,怎么那么爱管闲事!”他们不希望爷爷去招惹麻烦,毕竟很多评理的事都不落好。
很多对爷爷做人做事的看法,都在我长大之后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小时候我也觉得爷爷爱管闲事,给家人带来麻烦;长大后我明白爷爷那是真正的勇气,遇到不好的事情,你不管,我不管,大家都不管,其实就是纵容错误、纵容恶。如果爷爷这样的人多一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这个世界会美好很多。现在的我希望我也有爷爷的勇气,有一颗古道热肠,该出手时就出手,遇到别人有困难,再难也能帮一把,遇到不平事,该站出来说话也能勇敢的站出来。
爷爷尊重知识、喜欢文化人,可能是因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对知识的崇拜更甚。村里偶尔来个识文断字的人他都要请人家到家里坐坐。村里的孩子因为家穷要被学校撵回家了,他也会去学校为其说说好话,求求情,能多读几年尽量让多读几年。他要求自家后代都要好好读书。大姑二姑因为家里穷加上奶奶生病都只读完小学,爸爸和三姑都读了高中,这在一个极其困难的农村家庭来说已经很不容易。
我读小学后,爷爷经常来学校的老师办公室坐坐,和老师聊聊:“孩子交给你们了,娃有做的不对的老师您随便打随便骂!”在爷爷朴素的观念中,这些话就是对老师的极大信任。
没怎么读过书的爷爷,对老师、对书本、对读书有一种极大的敬畏,一种朴素的尊师重教的观念吧。他常给我们讲那时怎么对先生行礼,先生怎么用戒尺打手板。他教导我们爱惜书本,我们写过的作业纸他都认真的保存着。
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别的小朋友的家长是:不会就别做了,明天上学问老师吧,而爷爷会大晚上带我去别人家请教:朗朗月光下,一个老人牵着一个小女孩走在村子里的小路上,为了完成她的家庭作业奔走。
那时候经常做作业做到很晚,爷爷看我辛苦便会说:
“太晚了,明天早上一早起来做吧。”
“那一定要在6点准时叫我!”
第二天天不亮,爷爷便开始催我:
“起床了,六点了,起来做作业!”
睡的正香的我怎么能起得来,爷爷心疼我也不舍得叫,过了半小时继续:
“起床了,六点半了!”
“啊?!六点半了?说好六点叫我的,呜呜~”
于是我一边哭,一边埋怨爷爷,一边写作业。
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头一天晚上爷爷都会多拿出一支新铅笔,认真的帮我把铅笔两头都削好。
每次考了好成绩,爷爷便要到处炫耀,逢人便讲,得意之情写在脸上,回来还继续和我们说,弄得我都不好意思。
每次冬天轮到我做值日,爷爷一大早起来边代我去学校打扫卫生,生火炉,当我起来去到教室时,屋子里干干净净,暖暖和和,同学们都很开心,因为大家都不太会生火炉,每次都会把教室里弄得烟雾缭绕,火炉还不旺,教室里又冷又呛鼻子,晨读的时候大家一边读一边咳嗽一边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