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邢善萍在《学习时报》发表的重要文章《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文章提出要加强动态跟踪管理,从严要求,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近年来,各地接连推出多项年轻干部管理考评选拔工作举措,树起考评“风向标”、把准量化“计分牌”、用好实绩“试金石”,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实战中脱颖而出,兴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热潮。
注重工作实绩,考评内容“一线化”。要常态化推行一线考核,深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考评机制。在涉及经济指标、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平安维稳、村级换届、防汛救灾、生态环保等各类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表现突出、表现优秀的干部,及时列入“优秀干部库”进行动态跟踪关注,并落实“六个优先”,即优先宣传褒奖、选送培训、评先评优、关怀慰问、解决诉求、提拔重用,落实干部关心关爱工作。
确保精准画像,考评方式“多元化”。坚持“好干部是赛出来的”和“先考事再考人”的理念,以“三个度”为核心,重点考评“三比三看”,即比工作态度,看政治素质是否过硬;比执行力度,看攻坚能力是否过硬;比推动进度,看实绩实效是否过硬,实施常规量化考评。创新采取“动态跟踪、实地走访、列席旁听、节点对账、明察暗访、核实了解、查阅资料”等方式,通过成立专项考核小组加强一线考核,综合识别干部,不断完善“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等信息。同时,有机整合干部培养、选任、考核、监督等环节中产生静态信息和干部关键时刻动态表现,将政治意识、履职表现、能力素质、个性专长等列入干部考核档案,为每位干部画好“像”。
突出用人导向,考评结果“应用化”。强化对一线量化考评结果的运用,将考评结果作为奖优罚劣、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各类干部量化考评实绩档案、建立“六个优先”正向奖励、健全“能上能下”反向问责、建立鼓励担当容错纠错等机制,做到优秀年轻干部早使用,干得好的班子(团队)早出、多出、快出优秀干部,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谁能干谁上、谁不行谁下”的鲜明导向。同时,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抓手,聚焦重点核心工作,主动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与重点项目、乡村振兴等工作,让越来越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去大展拳脚,为加快当地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