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超市买牙膏,本来是奔着云南白药牙膏去的,因为本身牙龈比较容易出血,认为这种中药性质的牙膏比较好一些,而且好多同事都在用,口碑还是不错的。
到了超市就直奔云南白药去的,结果找啊找,没有找到,也许放置的位置不是很明显吧。总之最好眼睛定格在了有促销包装的中华健齿白,因为附赠的是一个陶瓷杯,而且有地名和一个字,不管杯子如何,至少看起来还是很讨喜的,加之自己也想要个杯子,和牙膏一起不是一举两得,美哉!
于是,从原来的治疗牙龈出血,到最好买了个美白的,我也被自己的抉择所陶醉了,但细想一下,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何尝不是如此呢?
提起择偶标准,相信大家都会说我要找个心地善良、品质良好、有责任感、贤良淑德……巴拉巴拉,大部分的要求基本都是针对对方个人的思想、素质等,但当我们找到那个符合内心要求的品质的那个人时,却又被更多的外在物质所左右,Ta的工作啊,收入啊,房车啊……,最终会发给Ta一张好人卡,“你很好,只是我们不适合”从此角落里又多了一个默默哭泣的人。
这不就像我去买牙膏的经历吗?只要它的赠品足够好,足够吸引,至于牙膏——我本来的目的,本源的想法,反而不再那么重要了,至少它也是牙膏,应该也不会次到哪里去。就好像这一刻我的牙龈不再出血一样。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否定物质的重要性,也不是活在理想国中的不现实,只是想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是否真的想清楚,我们真的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是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是无可替代的,哪怕其他的选择有很多吸引我们的附赠品。
前段时间看到个视频是一个关于搭讪女生的实验,一个男生开着豪车深夜去搭讪路边独自行走的姑娘,成功率是在90%以上,但同样是这个人,开着一辆普通车去搭讪,大部分都会避而不理。实验者在开豪车时问那些上车的女孩,“你觉不觉得我是个坏人呢?”“我万一是个坏人怎么办?”得到的回答大部分都是“你怎么可能是个坏人呢?”“开这个车,不至于做个坏人吧?”如此云云。
也许是我们的大环境让我们不得不去在乎外在的东西,让我们自然的去认为他的赠品已经这么好了,他本身应该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这个逻辑看似合理,实质真的不通,但却影响着我们很多人去做出判断。
就写到这里吧,希望能给你带来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