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也一直坚定地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好了,他就会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纵使不能成为栋梁之材,但也不会成为祸国秧民之害。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历程中,我一贯坚持修德育人的理念,品德第一,成绩第二,至今为止,孩子在外人眼里都是一个品优德佳的好孩子。当然,我对自己的孩子也十分的“满意”。他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为人勤快,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喜欢音乐;爱好体育运动;学习成绩不拔尖不落后不偏科;与人友善,有同理心,朋辈相处融洽;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自我反省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论走到哪里,都很受人欢迎,不会被人嫌弃,也让我很放心。
因为孩子的修养不错,常有人请教我育人的方法,我都如实告之,言传身教胜过一切,从小学习传统国学蒙学文化更不能忽略,《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国学蒙学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诵读,可以提升孩子的品德修养,从小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学习蒙学经典宜早不宜迟,最佳年龄是三岁到十二岁,因为中国人有句俗语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想要好的习惯养成,最好是在孩子的早期身心成长发展时期,让优秀的国学经典蒙学规范孩子的行为意志,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到了青少年时期可涉猎传统国学经典四书五经,特别首推《论语》,古人心目中修身治国的宝典,通过学习《论语》可以立德增智修身。
我的孩子是从7岁开始学习国学传统文化的。多年来,从他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了经典的魅力,享受到了经典的福利。孩子从小到大“出必告,反必面”,7岁时在家实践“香九龄,能温席”,成长中“冠必正,纽必结”,生活中“路遇长,疾趋揖”,懂事后不喜购买新衣或高价衣物,认为“衣贵洁,不贵华”,与人相处“凡出言,信为先”。有了思辨能力后,读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悉“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与人同行便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后选益友,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我们培养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无非是让他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那么传承国学教育经典文化,让孩子因习经典而形成的内在修养,外化于行,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好孩子。
改革开放以来,西式教育理念盛行,传统蒙学被一些人认为是束缚孩子思想和天性的糟粕而遗弃,不到半个世纪,我们的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严重,令人堪忧。我们不排斥西方好的教育理念,但也不能丢弃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中西古今互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近年来,有智慧有远见的人越来越推崇国学经典文化的传承了,国家领导人也正式提出注重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这无疑是给国学文化教育带来了雨露,让我们重拾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经典,重建文明智慧家园。
修德育人,国学导航,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修筑孩子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