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修炼手册》:读写能力和逻辑训练

前几天看到一个娱乐新闻,讲什么不知道了,重点是说整篇通稿下来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现在都演化到春秋战国那个时代了吗,不需要用标点符号来分隔开表达我们的意思了吗,那读这么一篇文章,我还得咬文爵字断章来分析,还不一定能领会到底要表达什么。

读写能力,根据联合国相关定义,具体指能够识别、理解、解释、创造、交流、计算和使用与不同情形相关的印刷或手写材料的能力。读写能力包含了一个连续性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使得个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充分参与到一个更广泛的社会当中。

按照和菜头老师的说法,提升职场能力,沟通效果都属于高阶功能。首先需要提升的基础能力是读写的能力。所谓没有读写能力不是说不能阅读和书写文字,而是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涵,也无法用文字做出有效输出,和别人交流理解。

什么是读写能力呢?读写能力的基础就在于阅读理解,思想和情感行诸文字,用抽象符号进行表达,需要一个人有能力反向解读,并且正确获得其中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又要求熟悉各种文体,能阅读说明手册和菜谱,做到按章操作。能阅读通知和文稿,正确理解其中的命令和指示,然后正确执行。也就是说读写能力中的阅读,意思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无需携带翻译和助理,就能够根据文字指示行事的能力。

其实这隐含着一个假设,就是我们对这个词或者这句话的含义的理解是一致的,不需要重新开始对词语下定义。现在目前的状况是我们并没有达成这个共识,虽然是一样的文字,但是每个人的理解都千变万化,所以根据文字指示行事就变得不可行。

其次,写作能力确保一个人可以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可以让接收方理解自己的意图,使得双方通过文字能够形成对话和交流。这是比阅读更为高阶的能力,需要有娴熟的文字能力,表达上的逻辑和条理,以及对人性相当程度的理解和体谅。

为什么大家通过文字沟通变得这么困难了呢?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我们把口语直接转换成了书面语言,而没有一个整体框架,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层次和逻辑,加上不像对话可以及时沟通反馈,所以最后的结果还是需要直接语音沟通。

那如何才能提升读写能力呢?在阅读方面,应该尽可能多去训练一下自己的复述和转述能力。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阅读,那么他也就能顺利地做复述和转述,并且能轻松地应付听众的提问,或者是和他人相互印证各自的理解。除此而外,应该辅之以大量的阅读,目的是为了熟悉不同的文字表达方式,不同的文体和固定搭配,便于快速理解原文,不需要每次从识别字符开始,先认字后理解。强制自己理解抽象信息,在接受抽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考。在做简报、做分析的时候,只要人类社会还没有进入全视频时代,那么就依然需要图文形式的报告和讲解。

写作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一个人能够做对阅读理解,意味着他可以做出有条理的思考。既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那么就可以把思考过程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然后才是追求文字的简练与精准,最后可有可无的才是文辞是否精彩。觉得自己写不好,其实是想不好。读写能力原本就是环环相扣,没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也不会有多么好的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首先我们自己要想明白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我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有条理的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而这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练习。

为什么一定要掌握文字读写能力呢?文字读写是一种抽象能力,虽然说现在都是视频时代,但是那些视频背后,那些决定了你能在网上看到什么眼花缭乱内容的人,他们整天面对的都是符号和数字,甚至连背景都是简单的黑白两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