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认领的遗体 现代社会的“死无葬身之地”

在中国,你很难想象一位亲人去世了,家里会不出丧葬费并参加他的葬礼。可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经开始堆积了一批“死无葬身之地”的现代人。

他们的家庭关系已经等同于无,几十年没有联系,作为亲戚。常川的尸体就一直躺在医院里,因常川的亲属都拒绝认领他的尸体。


常川原本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超市。可随着竞争对手的出现,超市的状况每况愈下,最终破产。在父母都去世后常川和兄弟之间的来往就变得越来越少。

常川生前在临近的几座县市工作,并组建了家庭,努力地工作。和一个有着一个女儿的女人结婚,后又离婚。离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五年的出租车司机,最后在工地打零工时摔伤骨折,彻底丧失工作能力,靠领救济金生活。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常川一个人在公寓中猝死。一个月后他的尸体才被人发现。

然而,比一个人死亡更可怕的是他的亲属都拒绝认领他的尸体,他的前妻甚至为此幸灾乐祸。常川的两个哥哥和常川一起长大,可当相关部门请求他们签署认领尸体的文件时,两个哥哥都以很久没和常川往来为由拒绝认领尸体。

“你们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当常川的前妻得知常川死亡时,有些幸灾乐祸的表示,“他死了啊,还好没来麻烦我。”

最终这个年少富裕,长大后想痛过工作东山再起,晚年却孤身一人死去的常川演绎了现代社会的“死无葬身之地”。


常川君的尸体无人认领在日本不是个例,每年都有死在全国各地人群的尸体被亲属拒绝认领或无人认领。理由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我们之间很久没联系了,这件事与我无关等。可死去的人也曾与他们的亲戚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

浅探原因,一是日本社会家庭结构的改变。从原来的三世同堂逐渐转变为小家庭、丁克家庭和独居,三代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少。兄弟姐妹四散在全国各地。

二是城镇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原本生活在地级县村的人群迁入城市,原有的熟人社会文化逐渐被城市中的弱社交文化所替代。亲戚之间通过书信、电话和网络进行来往,而现实中的碰面被地理隔阂阻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杳无音讯。

这不禁让人感叹,世界的信息加速越来越快,可人与人心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远。


相关材料:

《无缘社会》第二章: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被拒领遗体的去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