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自传《经营未来》就像韩国版的《送东阳马生序》,国人不喜欢他大多都是喜欢文在寅立场问题,党同伐异。其实他们的故事就像三国一样,人格魅力不分上下。
我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就像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国人不喜欢朴素的记叙文,大多都是喜欢情节曲折离奇的网文,其实我们童年的故事就像三国一样,人格魅力不分上下。
时间过得真快呀,恍惚间,2024年又要过去了。最近看了一本书,李明博写的《经营未来》,读了这本书让我很有感触 ,他的童年经历和我极其相似 ,读完这本书之后,好几天不能忘记这本书中的精彩情节,真像是一下子回到了我的童年时期一样。这样的感触,迫使我开始也想写点什么,把自己的前半生的经历都写出来。
于是我在每天下班之后,大概是22点多才能到家,拖着极度疲乏的身体,努力迫使自己忘记这一天中工作中经历的种种 ,想要给自己留下点什么,总是想写点什么,留下点回忆 。于是我便在时隔数年之后又重新开始提起笔来续写《我的前半生》
我记得从小是在江苏的一个农村长大,自幼就帮邻居家放牛,还要割草,去喂猪。我记得当时应该是每天五六点就要起来,去隔壁邻居家放牛,然后一边放牛一边割猪草,一捆一捆的码一起带回去,夏天还好,五六点钟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若是在冬天,则十分酷寒。不仅一片漆黑,而且寒风怒号,我穿着单薄的衣服。每天早上起来就猛灌几口凉水,没有喝过凉水的人是不会体会到只灌凉水把自己灌到撑,但是却有一点也喝不饱是什么感觉的。
那个时候家里十分贫困,父亲是在隔壁村大吕庄上,在吕地主家里打长工,我记得应该是做木匠,帮人家打家具。吕地主家里的女主人还卖卤菜,经常有卖剩下的会给我父亲吃,对我父亲很好。母亲则每天要徒步来回走上20多公里,把家里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或者是县城里里卖掉。经常是每天早上天一亮杠起来,背着刚摘好的蔬菜出发,晚上直到太阳落山了,才能勉强赶回来,要走上整整一天。所以我自幼就是爷爷奶奶带着我长大,爷爷年轻的时候当过教书先生,从小就教我读书写字,但是后来十年浩劫之后,爷爷和奶奶就一直在农村靠种田为生。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极度困难和难过的家庭中长大的,当我每次看到看到我手上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因为冬天去帮人家搬货,不慎把手上的冻疮砸破了,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一段苦难的岁月。虽然生活的很艰难,但是我们一家人活得还算快乐,没有什么太高的追求,那个时候我每天回去能吃上一顿饱饭,对我来说就是莫大的快乐了。我爷爷从小就教导我,“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所以我自幼就很好学,喜欢读书。
后来又稍微大了一些,到了该上学的年纪,那个时候家里还是很穷,仍然是上不起学,于是只能省吃俭用,把父亲每个月寄回来的钱留着去上学,好不容易报了名,进入了当地的一所小学就读,当时为了让我上学 几乎家人每天吃不起饭,我们家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酒糟,粮食酿酒后剩下的渣子。为了给家人减轻负担,我每天在放学后都要去离学校不远的酒厂买酒糟,而且一定要买最便宜的那种,一天两顿都用酒糟充饥。因为酒精的原因,我全身一直是红红的。我把它看成贫穷留给我的一种财富。
后来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小学快毕业了,我还是十分瘦弱矮小,颇有些营养不良的影子。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已经面色黝黑,手上都磨出了老茧。但是只要每天还能继续正常上学,我就总还是高兴的。因为能学习到很多文化知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了,《淮南子》,《社会契约论》等书,并开始疯狂为之痴迷。
很快小学毕业之后,那时候在我那个贫穷落后后的乡镇小学里,我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顺利升入了初中。来到县城里,升入了初中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我开始逐步对周围的人感兴趣起来。由于我的家乡在偏远的山村里,我不得不开始住校。虽然这个县城里的初中住宿条件也很简陋,但是这相比我在山村里的生活条件来说,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我再也不用跋涉很久才能打到一桶水来用了 甚至学校还能供应热水。但是自从住校之后,本就拮据的家庭,仅仅能够供应学费和住宿费,由于公办学校有补贴,每天吃饭都能吃得很饱,这和我在乡镇读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境遇,也是在来到县城读初中之后,我每顿饭都能吃得很饱,在我14岁那年,我终于才能体会到每次吃白米饭吃到饱是什么感觉,早餐我还能吃到之前从来没有吃过的面包,这让从小在穷山村里长大的我,倍感欣慰。没想到县城里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同。从此向往大城市的种子,就在我心中开始默默种下了。由于家里只能勉强供应学费和住宿费用,我不得不去勤工俭学以此来挣去生活费用。白天正常上课,我记得大概是17:30放学之后,我都会去学校旁边的砖厂里面打工。人家本来是不要年纪这么小的孩子的,但是当时班主任梁老师知道我家庭的情况,特利和砖⺁的严老板打了招呼,严老板也一直很照顾我,每天都破例同意我去打工,2~3个小时,还给我供应晚餐,让我和工人们一起吃饭。
严老板有个儿子,和我是同班同学,叫严鑫,他从小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长大,是从小不缺吃穿的,所以学习上就比较放纵,有一次中午,同学们都在默默自习或者午休,严鑫直接坐在了课桌上跷️起了腿,当众让我给他捶腿。当时班里所有人都在看着我,我涨红了脸,感觉十分憋屈,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当众给他捶醒了腿,然后他得意的笑着看着我说:“你就只配一直给我家的砖厂打工,你知道吗,要不是我爸可怜你,让你来我家的砖厂打工,你连一件普通的衣服都买不起”。我只能默默的低下了头,背过身去,想要避开当时周遭一群鄙夷的眼光,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周围的同学们都是怎么想的,但是我知道,我感觉十分羞愧,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贯彻着我的前半生,从小到大,自始至终。以至于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仍然会时时想起当年的种种“羞辱”和“过往” 。
这样的场景我记得太多了,由于我衣着朴素,平时不善言语,很少与人交流,课间只顾在座位上不断的看书,做题。导致很少有认识新的朋友,或者说,在班级里我是一个小透明。但是我上课的时候却十分活跃,其他人不会做的题目我能做出来。 我记得有一次是在历史课上,那是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完这节课之后就要去食堂吃晚餐,我记得当年的历史老师叫陈秀春,她提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区别,简要的介绍一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些方面,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的角度作答”当时班里没有一个人举手,或者说能回答上来,我当时很坚定的举起了手,站了起来,然后看到坐在侧排的严鑫和周云,这两个人在窃窃私语,我甚至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严鑫在对周云说:“这个乡巴佬怎么能答得出来呢,我们一会儿看他的笑话就行了”,周云说:“那不见得,说不定人家就能答得上来 ”。我听到之后,于是更加坚定的说出了我所认为的答案,然后历史老师听了之后,年年点头称赞不已,我也在老师对我的点评中获得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肯定,我能明显的看到,陈老师的眼里有些激动的光芒,她笑着表扬了我。
然后不久下课之后,我们去食堂吃饭,然后又不巧碰上了严鑫,这次他更过分,居然当众把他碗里的汤撒到了我身上,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个感觉,这个汤撒到身上很烫很烫,衣服全湿了,全是油,我当时只感到愤怒异常,但是很快又被理智压了下来,只能无助地握紧了拳头,坐在食堂的位置上一言不发,然后路过的一个同学叫许朝阳看到了这一幕,他还是算比较有正义感的,他当时就站了下来,大声质问严鑫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严鑫看着他只是轻蔑的笑了笑,“你也别多管闲事,你也不想再见不到我妹妹吧?”然后许朝阳一把上去把严鑫拉走了,对我说了一句,赶紧回宿舍洗洗吧,如果你没有衣服换的话,去隔壁312拿上我的衣服,左边数第2个柜子。
我看着他坚毅冷峻的面庞,只得狼狈的点了点头,不想被太多人看到这样的窘迫,只得飞快的跑回了宿舍。
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出生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一种自强不息的信念开始,逐渐在我心中萌发成长。那个时候还没有读过《孟子》,不懂什么叫自强不息。但是我心里知道,自强不息,绝不是外在的傲骨与霸气,而是化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去努力,努力与世间的一切不公正做斗争,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