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再推辞,刘备力邀鼎力相助,又献上金帛礼物,表示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将尽 力让孔明满意。这是主人最大的诚意,孔明只好接受。天色已晚,商请刘备等人在龙岗住宿 一宵。第二天幺弟诸葛均回来,孔明交代:刘皇叔的好意,不容许不出山。家人要继续农务, 在家留守。因为功成之日,便要回来归隐,预留个去处才好。
这些话主要是说给刘备听的,意思是三顾茅芦的知遇之恩,一定会用心报答。这一次出 山,必然尽心尽力。有幺弟在家主持,不致有后顾之忧。同时表明心迹,只同苦不同甘。将来功成,不会留恋世俗的荣幸,也不致率亲引戚,把家人亲友都带去凑热闹。孔明这种光明磊落的心态,实在令人钦敬,更值得我们学习。不像一般人,趁机把家人引见,想获得一官半职,或者功成名就,便去掉自己的根本。不把乡里故人,当做一回事,令人学得忘本。
孔明的一举一动,都合情合理,一点也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刘备的一言一行,也都出乎至诚,有情有义。这两位搭挡,能够长久合作,互相信任,实在非常难能可贵。绝不是一般的群臣、同志所能比拟。孔明如果遇不到刘备,一生躬耕南阳,大志难伸。刘备如果请不动孔明,孤寡浪荡,也将难成大事。两人互补,各施所长,使蜀漠集团,快速发展,与曹操、孙权两大集团鼎足而立。果然按照隆中决策的规划,三分天下。孔明的贡献很大,刘备的肚量也不小。两人缺一不可,称为最佳拍挡,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