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不吃云家饭
玉梅听三妹说得头头是道,自己无言反驳,只好心不甘情不愿跟走回云家。
此时已然天黑,山里越发黑暗。山风呼啸,古木森森,气势骇人。
玉梅从来没有在深山里走过黑路,不免脚步虚滑,犹疑不前。
一边听得三妹说了些狐鬼蛇仙的故事,说哪里哪里出过事儿,前不久一只岩老鹰抓了一只大母鸡,热天有个有个傍晚,一条马儿狗(野狼)趁黑叼走了自家的一只大鹅……
玉梅变了脸色,忍不住发抖,觉得三妹就是故意的。
云三妹哈哈大笑,拖着玉梅一溜烟就回家了。
玉梅怏怏不乐,次日便跟随母亲离开云家,经过青龙场,走了大半天,下午三点多才走回分水老家。
过了四天。
云家人请了六个大汉,担了六担粗细粮食、糖食果品、几段布料,云飞、媒人和一干亲戚,从沙坡凼浩浩荡荡兼风尘仆仆赶到分水玉梅家。
玉梅一看就哭了,堵在大门口:“谁让你们来的?那天我就说了,不同意,不同意,不同意!”
赵正龙一边拿眼刀子扫射玉梅,一边把众人往屋里让,拿出叶子烟分发给挑担子的几个大汉,又让徐英倒大碗老鹰茶待客。
堂屋黑压压的坐满了一屋子,玉梅没地儿可去,躲在自家后檐沟,呜呜咽咽泪如雨下。
赵家热闹非凡,邻居都赶来看稀奇。嗬,赵正龙这条“干农”,一下倒成了“水龙”了。
又过了好多天,徐英也还没缓过神儿来。
赵正龙真的接手了云家带过来的几担粮食、果品和布料,徐英感觉真的无能为力了。
这天在坡上铲草挖土,生产队那几个女人七嘴八舌,假装故意压低声音,却偏偏又让徐英听到:
“哼,还用干活儿?只生女儿得了……”
“六担粮食!啧啧啧,女儿要嫁到金山上了……”
“沙坡凼?享福?哈哈,鬼地方有个屁的福……”
“哎呀,我们都不用干活儿了,走,回家生女儿去……有个好女儿,啥都有了,还干屁活……”
“哼,我的女儿,我要她多读书,长大了嫁个当兵的,绝不拿她换粮食。亏他赵干农下得手,可怜了玉梅……”
…………
说什么的都有。徐英咬着嘴唇,假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内心却不停挣扎欲哭无泪,只恨无地自容。
是啊,嫁到那个山沟里,女儿这一生,就几乎毁了。读了几年书又能怎样呢?一个“穷”字,让人不得翻身。
深深的痛恨,无法自拔。玉梅似乎变得傻乎乎的,上课只盯着黑板的一角,老师讲了什么,一句也没听到。下了课也坐着不动。
放学回家,吃几口菜,就去照常干活。云家的粮食,她看着觉得耻辱,觉得恶心,难以下咽。
好多天了,玉梅只喝茶水,只吃自家的青菜萝卜红薯。就算饿得发慌,也不理睬饭薽里热气腾腾的包谷大米饭。
玉梅的心沉入谷底,心里的呐喊无人听见。
玉梅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本来就身体单薄,风雨飘摇。而今越发皮包骨头,弱不禁风了。
可是玉梅不管不顾,照常喝她的茶水,青菜萝卜红薯,饱一顿饿一顿,混一顿算一顿,坚决不碰云家的粮食。
空洞的眼神里是无力的挣扎,病弱的身躯不堪一击。玉梅脑袋里再也想不了事情,每天浑浑噩噩,上学,放学,家务……
赵文修姑婆忙着照看小孙孙,又操持家务,一边可怜玉梅没能顺心如意跟黄家小子相好,一边又暗自庆幸玉梅好歹找了个殷实人家,虽然远点,虽然男方岁数大点,以后嫁过去不至于挨饿受冻的。
赵正龙吃得饱了,腰杆挺直,更有力气能天天出工,他才不管那些闲言碎语:怎么?不服气?我自家的女儿,我就有粮食了,你来打我呀?羡慕嫉妒恨我吧?哼,乱嚼舌根,咸吃萝卜淡操心!
徐英面对玉梅,深感愧疚,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她一个人说了不算,心里这道坎也折磨得她心神不宁。
玉梅的二叔二婶虽也可怜玉梅,可她毕竟是侄女,本想说点什么安慰安慰,想想轮不到自己瞎操心,也不好多嘴多舌横添不快。
赵家的几个男孩儿,成天打打闹闹没心没肺的,自然是不在意的。
就这样,一个屋檐下,一大家子低头不见抬头见,也没谁发现玉梅有何异样。
连日来,心绪不宁,噩梦连连,玉梅越发的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了。
这天放学,玉梅放学回家喝了一碗菜汤,只吃了半个红薯。
眼看天色阴沉,怕是要下雨。她赶紧背了背篼,拿了朴镰刀去坎下割草。离她家下边一里地的那块荒地有不少青草。
割了满满一背,又一大抱,用绳子把草在背篼前后沿拉过来捆了,袢得结结实实的。
她蹲下去,奋力背起来。谁知,头一晕,眼一花,脚下一虚,连人带背篼骨碌碌滚下坡去……
(备注……罗开琼原著《追求》,整理者 简子 提醒,本小说故事纯属虚构,人物或情节如有雷同或巧合,请勿对号入座!感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