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句: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摘自 泰伯篇第八
试译:
先生说:泰伯可称为至德了。他三次让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实迹来称道他。
--摘自 钱穆先生 《论语新解》
字句词的解释:
至德的至:德的极致的意思
也已矣:在这里只是一个感叹词
得:可以找得到的(实迹)
赏析的背景资料
泰伯系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长子,才识卓绝,德行无边,助其父亶治理西岐,深得臣子之心。
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 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在传位于季历再传姬昌。但当时西岐礼法为传长不传幼,亶父只能作罢。
然而泰伯察觉父亲之意,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遂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二弟仲雍留下子嗣,趁父亲病重之时托言至衡山采药,离开西岐。
前往长江以南无锡梅里避居下来。断发文身,在江南,引导人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跃。泰伯也因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受到土著居民的爱戴,拥立他为国王,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
阅读参考:百度百科-泰伯,在此引出,只作背景资料参考,用以取其意,不作详细考证。
可以共同来赏析的几个点:
1 父亲欲立侄子姬昌为国君,如果我自己处在泰伯那样的状况,会怎么做?是何用心?
天下应有贤德之人当之,如三弟季历及侄子姬昌是一位贤明的人,那就放心了,即便依俗应由长子继任,大家有意,也必推脱,成全此事。但在父亲病重时,还是会念父子之情,留下来照看;让位之事,择机再说。如父病故,推脱不成,必将一走了之;如无人胜任或无他人有意胜任,必当当仁不让。
2 父亲亡,要不要回去奔丧,如果我自己处在泰伯那样的状况,会怎么做?是何用心?
上面已讲观点,必不会有此状况发生;假设父亲病重前就已在外,听闻此事,为了引起不必要的王位之争,也是不会回去的,但念父子之情,必当在远方焚香祭拜。
3 孔子是怎么看待泰伯的处事和用心呢?为何称泰伯是至德之人呢?
幸福文殊院国学讲堂论语课上对钱穆先生的解读摘选:
他认为对泰伯之让,当如《史记》记载的说法:泰伯知其父有立昌之心故让。
他认为孔子觉得泰伯的德性亦可以做天下的君王,却仍以天下让于其他贤明之人,可见其让德。
亦说其离开西岐,是以为父采药之名,实则不让大家为难,后甚至在吴断发文身,虽似依江南之俗,实则为彻底断了西岐人让他回国继位之心。其让之用心,德之深也,更高贵的是,泰伯心在让,却无表让位之心,世人都看不到让的痕迹,甚至都可能会觉得他在父病重时,托言采药,甚至把老二也带走,父亲死了也不回,多么像个大逆不道的人,他断发纹身,更是一种对故国的背叛之举,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无名可称之隐德,是孔子称之为德之极也。
课堂上老师和学员的解读摘选:
让天下,其实就是让王位,这可能是符合当时的事实,三让天下之说,是后人之说。
泰伯有让位之心,但自始至终表面上没有说我要让位这样的想法,包括借采药离开,父亲死了也不回,后面还断发文身,终不回,嘴巴上都没有说过一个让字,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要人家说他让位这个事情,他不要这个名声,不要这个我给别人让了位的名声,也没有表明我有让位之心的心迹,自然世人也难以看到,所以孔子这里才会说到民无得而称焉。
从德行上来讲,让德已经是一种德行了,何况他的德行达到了无名可称的程度,他都不要这个有德之称,那就是至德。孔子非常看中无名可称这样一种隐德。就像很多人做好事,不留名。但是如果内心想着我做好事,不想留名,这样我就有隐德了,德行就很高了,这样的心就是错的。
小结:
在面对自己和他人(小到家、大到国、天下)的人和事上,自己的行为用心处,是非常微妙而又深远的,也许只有自己最明白或自己最不明白吧!泰伯之心是何,孔子之意是何,钱穆之解是何?年过久远,已无法一一探究,学习经典,就是看我们自己是一颗怎样的心去看待这样一个事,或是我们处在对方这样的情形中,是怎么样的心态,又是怎样去处理的。就是这样一个将心比心,以心印心的学习体验,也许能一窥古人的圣德和智慧。期待您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