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两个词第一反应就是有点相背,二者比较难得兼顾,我们都知道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可能整个课堂的规范就会不足,相反如果课堂都是做的很板正十分规范那可能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固化也就没那么活跃。
所以怎么才能平衡这两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首先,我认为可以在课堂规范中代入一些有趣的方面,比如语文课可以用背诗、数学课可以用一些数字游戏来让他们完成课堂规范等等,这样可能就不会显得那么枯燥,学生既能学到知识也能知道在课堂上规范也是要有的。
其次呢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但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所以还是要把课堂“交”给孩子,因为他们的思维比我们活跃太多但缺少了一些规范意识,所以我们老师就主要能少量的指出课堂的规范然后与孩子们一起完成课堂应该会好一些。
还有就是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需要很清晰整个课堂是怎么样的,再根据班上的情况,学生个体的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可能更要给他们强调规范意识,但是本来就守规矩的可能比较缺少的就是活跃的思维,所以上课请发言的时候就可以多请他们起来然后以鼓励的态度表扬,这样之后那些没有自信的孩子(很多很守规矩的孩子往往容易胆小和自卑)就能够更相信自己思维也就更加活跃。
所以要因材施教的去教导,把课堂规范和思维活跃融合起来,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