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
不过这两道难题有个共同的解药,那就是“讲故事”。
【背景】
小丫的孩子3岁,今年三月开始上幼儿园。第一天感觉很新鲜,过得很愉快。后两天出现点小情绪,回家来说:“我不喜欢幼儿园了!”早上叫起床,也是百般抵触:“我不要去幼儿园!”
以上状况,孩子已经入园的家长,想必都经历过。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
小丫在复盘这个问题的处理过程时,联想到本月小课,对“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怎么说”这句话,有了更深体会。
【划重点】
下面先捋一下知识点,以便大家对应:
1、为什么要讲故事
在以说服为目的的情境中,讲故事有如下作用:
1)营造场景,吸引受众(故事化包装)
2)类比关联,深化理解(类比类故事)
3)引起共鸣,获得认同(典型事例类故事)
2、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1)把握核心要素:冲突(渴望+障碍)—行动—结局
2)强化附加要素:
情感(心理活动、情绪起伏等):链接受众,引发共鸣
展示(语言描述、肢体动作、辅助工具等):营造画面感,让受众如临其境
【光说不练假把式】
知识点梳理完毕,下面进入实操环节。
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首先是分析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心理上,正在经历轻度的入园焦虑(不想离开家人那么久 or 与老师同学还不熟悉);生理上,突然早起不习惯(还没有睡够)。
早起无法改变,只能通过早睡来确保睡眠时长。作息调整需要时间,所以重点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小人儿抱在怀里,乱蓬蓬的头偎在胸前,妈妈开始讲故(dao)事(li):
宝宝不想去幼儿园,想要和妈妈在一起是不是呀?(渴望)
可是妈妈要去上班,妈妈也不能陪你玩儿呀!(障碍)
妈妈要去上班,因为妈妈有工作要做,妈妈的工作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妈妈的人。宝宝也要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也有工作需要你做,比如画画呀,做手工呀,搭积木呀。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都需要你,去和他们一起,完成这些工作。(类比)
宝宝去幼儿园的时候,如果想妈妈了,可以抬头看看摄像头,就是门头上圆溜溜的那个喔,如果你不知道在哪里,可以问问老师。那个摄像头就像妈妈的手机一样,可以把宝宝录下来,妈妈看得到呢!宝宝可以对着摄像头说:“嗨,妈妈,我想你了!”然后对着摄像头飞吻一个。然后妈妈就可以看到,妈妈会对你挥手,说:“嗨,宝宝,妈妈也很想你呢!不过你看,妈妈还在工作喔!宝宝的工作完成了吗?没有的话,要加油啦,因为时间不多啦!”(行动)
然后过一会儿你就要吃午餐,睡午觉了。午觉起来,吃过东西,小姨就会来接你回家啰!回家和小姨玩一会儿,妈妈也下班了,妈妈就会和宝宝一起吃晚饭,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你晚上想和妈妈玩什么游戏呀?我们提前想好行不行?玩“自由落体”怎么样?(抱起来,突然放手,再突然接住。娃哈哈笑了。配合更衣洗漱,上幼儿园。是为结局)
【升级挑战】
回头来盘点当时说辞,发现整体还是流于说教。以下是复盘优化版:
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是吗?拉玛也不想上幼儿园呢!拉玛去到幼儿园,发现老师们没一个认识,小朋友们没一个认识,甚至连玩具都没一个认识!(障碍)拉玛想回家,想妈妈,想自己的玩具们。(渴望)拉玛开始哭了起来。
这时候斑马老师走过来,对拉玛说:“拉玛,老师知道你有点想妈妈了,哭哭没有关系。不过你要知道,放学的时候,妈妈就会来接你回家哦!”小朋友们也对拉玛说:“拉玛,别难过,和我们一起玩儿吧!玩一会儿,妈妈就会来啦!”
拉玛擦干眼泪,和小朋友们玩起来。他们一起坐滑滑梯,一起开小火车,一起玩捉迷藏。拉玛玩得好开心啊!(行动)
小朋友们还在画画的时候,拉玛扭过头,突然看到妈妈站在门口,正和老师说话呢!拉玛飞奔到妈妈怀里:“妈妈妈妈,你来接我啦!”拉玛牵着妈妈的手,带妈妈参观他的教室,他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小屋子,还有他的运动场。拉玛让妈妈试试看能不能钻进小屋子里。拉玛有好多好多的东西想和妈妈分享!
因为拉玛爱妈妈,也爱幼儿园!(结局)
【案例分析】
优化版本中,引入孩子熟悉的绘本故事,引导他把自己代入故事,跟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孩子因此更容易产生共鸣,情绪更容易得到安抚。
所以童鞋们get到关键点了吗?聪慧如你,必然已经发现,提升亲子沟通质量的关键不在于编故事,而在于,买!买!买!
把情绪绘本、性格绘本、习惯绘本、成长绘本、想象力绘本、性教育绘本、感官体验绘本、语言启蒙绘本、艺术启蒙绘本...通通买回家,每天30分钟亲子阅读,助你收获情感丰富、表达流畅、思维活跃、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姥姥见了乐开怀的乖宝宝一枚!
【此处应有绘本广告。
But 很遗憾,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