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拜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吴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书里吴老师写到:“教师如何察觉自己的专业成长?或者有意识的拉长自己的能力短板,规划自己的成长?我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或观照,或着力。第一个维度是教育信念。第二个维度是专业技能。第三个维度是自我认同。”
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就是确信自己的教育信念。也就是通过我们的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虽然五育并举提出了很多年,但是现在的评价机制还都是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主,认为成绩就能说明一切,导致现在很多老师,包括孩子都简单的认为到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个好的成绩,考个大学,找个工作,于是很多老师都以成绩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被孩子成绩所捆绑,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明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于学习的时候的成绩,而是富足的精神。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想要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就要有自己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帆,它指引我们在这繁杂的教育生活中保持清醒,不被短期的成绩所困,不被短暂的目标所扰。吴松超老师的建议让我深刻意识到,唯有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才能真正摆脱“唯分数论”的束缚,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完整的人。
未来的教育路上,我希望自己能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人格的塑造。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内心丰盈的下一代,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既拥有扎实的学识,更具备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幸福的能力。
正如吴老师所言,拥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意味着对教育的一些核心问题、基本问题有了认知、理解,拥有自己的教育信念,就有了教学主心骨,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被各种各样的教育专家忽悠得“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拥有自己的教育信念,就走出了凭感觉和经验教书的低层次阶段,对课堂、对学生就不再是“糊涂的爱”;拥有自己的教育信念,就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内心开始敞亮,笑容充满自信,脚步变得坚定!当教师真正拥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时,教学便不再迷茫,教育便不再盲目。愿我们都能在教育这条路上,步履坚定,目光澄澈,以信念为帆,以热爱为桨,驶向更辽阔的教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