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讲述少年辛克莱在成长历程中遭遇的苦恼和挫折,在青葱岁月中不断试错,不断追寻自我的全过程。
关于作者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于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黑塞七岁开始写诗,13岁辍学,从事过多种职业,在工厂做过学徒,在二手书店做过店员。一直未曾中断读书和写作。1899年处女诗集《浪漫之歌》出版,1904年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发表,此小说让黑塞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1946年因其“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德米安》《玻璃球游戏》等。黑塞的作品深具人文关怀,着重探讨人的精神成长和自我发现之路。荣格说读黑塞的书,就像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灯塔的光芒。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为黑塞代表作之一,此书于1919年首版,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巨大反响,其受欢迎程度唯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本书讲述了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正如黑塞在序言中说的“人生就是一条通向自我的路,须不断尝试,辨明迷途。”在这条通往自我的路上,辛克莱不断的在黑白两个世界之间徘徊,不时地迷茫犯错。好在他遇到德米安、艾娃妇人、皮斯托留斯,他们是他人生路上的导师、陪伴者,不断为他指点迷津,让辛克莱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人的一生就是探寻自我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尽管未曾有人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但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或笨拙或明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也是个唤醒自我的过程。本书的题目——彷徨少年时。黑塞说“彷徨不止少年时,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唤醒自己。”
正文: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分三个阶段讲述德米安的自我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少年辛克莱,黑白世界的交替。
少年辛克莱,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日与夜的交替创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小镇的世界也如此分为黑白两个世界。辛克莱生活的世界属于第一世界,是光明和正义、明晰、洁净的世界。光明世界是父母打造的家,那里阳光灿烂、明晰洁净,年轻的女仆、弥漫的药材味,以及桌上的果脯,让人感到温暖又亲切。这个世界里有父母的慈爱,还有严厉以及各种规矩与学业要求。一个人若想要明明白白地生活;那么他就应竭尽全力维护这个世界。而在另一个阴暗的世界,则充斥着惊悚和神秘,屠宰场、监狱、酒鬼、奄奄一息的马匹,以及抢劫、谋杀甚至自杀事件,尽管野蛮、粗鲁且丑恶,但又极具诱惑。两个世界仅有一步之遥,甚至有时还是重叠的。
小辛克菜有时想要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因为每当他返回光明的世界,就觉得单调乏味。有什么秘密他也宁愿告诉街边无赖。(有多少叛逆的孩子在此道路上栽过跟头。不要轻易把秘密告诉他人,尤其是魔鬼。因为你不了解魔鬼。所以德米安说,除了信仰上帝外,我们还应了解一下魔鬼。)但有时他又十分确定会沿着父母的道路,过一种质朴、有序而优越的生活。但在那之前,他需要规规矩矩上学考试。在这条路上,需要穿过那个阴暗的世界,稍不注意,便有可能会滞留其中。辛克莱就是这么不注意,他结交了不良少年希朗兹·克罗默。为了融入克罗默的圈子,不让自己成为异类,小辛克莱也和他们一样吹嘘英雄事迹和恶作剧,他甚至编了一个偷苹果的故事来炫耀。也正因这个吹嘘故事,辛克莱被弗朗兹·克罗默勒索,然后被迫偷窃、撒谎,以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在这个阴暗的世界里,辛克莱感到的已不仅仅是单调和乏味,而是危险、恐慌和耻辱。
在这看不到尽头的黑暗中,在辛克莱极度孤独无助时,德米安出现了。他如同黑暗中亮起的一道光,驱散了辛克莱周身的雾霾。德米安比辛克莱年长,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果敢,坚定,睿智,颇有绅士风度。他就像一位乔装的乡巴佬并努力和他们打成一片,但王子始终是王子。他不盲目相信老师,对于老师的观点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该隐的印记,德米安认为“事实只是该隐和他的孩子们有着某种‘印记’而使他们与众不同。”而不是老师讲的是邪恶的象征。这是德米安和辛克莱的第一次接触,他让辛克莱知道“人们通常只接受他们乐于接受的事物,并将之归为正确的一面。”
后来,德米安发现了辛克莱对克罗默的恐惧,并鼓励辛克莱想办法摆脱克罗默:“我们生来不应该害怕别人,如果你害怕某个人,那是因为你赋予了他强大的力量。”他告诉辛克莱应少跟克罗默打交道。此次交谈后,辛克莱的生活似乎平静下来,克罗默见到他居然退缩逃走了。德米安默不作声地帮辛克莱解决了麻烦,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光明。
辛克莱重获自由,向父母坦白一切后,重新回到那个伊甸园般的世界。但得到解脱的辛克莱并未偏向德米安,因为德米安比他父母更严厉,他可能会通过劝导、训诫、挖苦或讽刺来让辛克莱独立起来。其实,这种帮助是最长久的,他能让一个人真正成长和独立起来。但辛克莱转而投向母亲的怀抱,寻求庇护。这使得他变得更幼稚,更孩子气,更依赖。
其实迷茫时除了依赖别人,还有其它的路——独立。只有自己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因好奇轻易踏入别人的世界尤其是下行世界,那是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也是一个不适合你的世界。如同有人因好奇而品品海洛因,最后坠入深渊。
到了青春期的辛克莱,他的童年世界已经支离破碎。父母的眼神带有某些尴尬,姐姐也开始疏远他。往日的感受和欢乐已离他而去,他周围的世界仿若一个旧货市场,平淡乏味。书籍只意味着纸张,而音乐也变成了噪音。父母对于辛克莱的青春问题束手无策,只能让他徒劳无功地否认冲动,并继续把他当孩子对待。而辛克莱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其实多少父母,终其一生都将子女当小孩子对待。可童年终将成为过去,孩子们所爱之人之物会渐行渐远,而孩子会突然陷入孤独。许多孩子无法打破这个僵局而痛苦后半生。
在这种情况下,辛克莱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的辛克莱,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他时常多天只聆听内心的声音,思考德米安说的合理和禁忌问题。同学们认为他是个孤僻的怪胎。
辛克莱时常莫名的悲伤和绝望,他平静的表面下,内心早已在咆哮。这时,辛克莱遇到了贝克,班级中年龄最大的男孩,他长得像熊一样强壮,甚至老师都得听他的。贝克邀请辛克莱去酒吧喝酒。尽管辛克莱孤僻,但是个乖孩子,他自己也如此认为,且一般不做禁忌的事情。可贝克说“我并不是要将你引入歧途,你要是想一直当个乖孩子,那就算了。”这样的激将法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好用的。尽管他也想做个乖孩子,可别人这样说,他就要朝着相反的方向去了。可以说这时的孩子还没有自己的方向,对于可为不可为之事没有坚定的意志。而且这时的孩子往往会用一个不良的行为来排解自己的苦闷和压力。这些不良的行为就如同谎言,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圆,一个不良的行为会带来另一个不良的行为。它们的结果都能引起一种恶循环。曾有人说,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尤其是学生,那就学习。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选不良行为这条路,哪怕你在原地徘徊,也好过走一条歪路。
很快,辛克莱频繁留恋酒吧,成为学校好酒人中年龄最小的,他也从跟班变成了组织者,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酒鬼。他再次拥抱那个黑暗的世界和魔鬼,且这次远非一个无名小卒。围在他周围的小伙伴认为他十分风趣,但他的灵魂却莫名的悲伤。尤其看到大街上快乐玩耍的孩子们,他们精心梳理了头发并穿上最好的衣服。他和狐朋狗友们却围着脏兮兮的桌子,只是喝着啤酒。辛克莱流下了眼泪,对着灵魂、过去、母亲和上帝。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敬畏他所贬低的事物。只是他无法自己走出,此时需要一个助力。人生中我们都需要一些助力,帮我们克服困难、做出决定或者改正错误。有时是自己推自己一把;有时需要外来的助力如父母、老师或朋友,甚至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偶像。
辛克莱的助力在一个春日的早上来到了,他在公园里遇到一个女孩,身材修长、穿着优雅,周身散发着优雅成熟的气息,面容中却透着些许阳刚和稚气,辛克莱一下陷入了爱河,认为她就是他的贝阿朵莉斯丝(但丁《神曲》中的重要角色,可以说但丁是为了她而写的《神曲》。她曾是但丁的恋人,但丁对她的爱是一种精神上的爱情。)。尽管他从未与她说过一句话,但她的出现打开了一扇神圣的大门。辛克莱不再光顾酒吧,也抛弃了其它恶习,他又变得孤身一人,却喜欢上了阅读和散步,生活再次充满了神秘的美好。他试图做一个纯洁、高尚的人,改变了饮食方式,不再喝酒,也开始穿得中规中矩,同时说话也变得彬彬有礼起来。辛克莱再次努力构建了一个“光明的世界”。这个“光明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由他自己构建,他不再逃避,不再逃回母亲的怀抱。这是一项责任,他必须自己承担,进行自我约束。
他开始试图做一个纯洁、高尚的人,变得认真庄重,也开始绘画,想把贝阿朵莉斯丝画出来,送给自己。画废很多幅后,终于完成了。画中的脸并不是他遇见的那个女孩的脸,更像个男孩的脸。头发也不是淡黄色,而是深棕色,略呈微红,下巴坚毅果决,而双唇鲜红欲滴,比较中性化,永恒而又梦幻,僵硬但富有活力,似乎想要向他传达什么信息,又或是想问他什么问题。
一天早晨,他从梦中醒来,突然认出了那张面孔,那是德米安的脸啊!渐渐得,辛克莱觉得,那既不是贝阿朵莉斯丝也不是德米安,而是他自己。并不是因为那幅画看起来像他,而是它能够决定他的生活,是内在的自我,是命运。命运与性情其实是一个概念,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辛克莱再次强烈思念德米安,梦到自己家大门上的徽章和德米安。半夜醒来,他开始画徽章上的那只鸟,头部是鹞,一半身子掩藏在黑暗中,似乎想要从蛋壳中挣扎出来。然后,他将画装在信封里,寄给了德米安。
辛克莱收到了德米安的回复:“鸟儿破壳而出,蛋壳即世界。人欲诞生,必先毁灭世界。鸟儿飞向神的怀抱,神之名阿布拉克萨斯。”
辛克莱并不知道阿布拉克萨斯是哪个神?老师上课提到阿布拉克萨斯,是“结合了神性要素与魔性要素的神”。这意味着,阿布拉克萨斯是一个兼有善与恶的神。这个形象兼具善与恶,但似乎又有所超脱,是天使与撒旦、男人与女人、人与野兽、至善与至恶的结合体。辛克莱感觉自己注定要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他对这样的生活既渴望又恐惧。他觉得应该遵从内心,但很难实现这一点。那年冬季,他的内心从未有一刻的安宁,纷乱的思绪难以言表。他在深夜里奔跑,内心的焦躁不安让他一直跑到半夜。他痛苦不堪,甚至想要自杀。好在他偶然发现了一个避难所。
如果你近乎绝望地想要什么,并最终得到了,那么这便不能称为偶然,而是内心的渴望带来的必然。
第三阶段:十八岁的辛克莱,追求自我。
有那么两三次,辛克莱漫步到郊外,听到教堂中传出了风琴音乐,透着不屈不挠的个性。
有一次,辛克莱悄悄跟在演奏者身后,走进一家小酒馆,聊起了音乐,也聊起了那个亦正亦邪的神。这个演奏者叫皮斯托留斯,是一个神父的儿子,他曾是神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毕业考试前退学。平日经常演奏音乐,研究神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觉得最终还会回到教堂工作。他并非德米安般的引领者,而是一个与辛克莱一样的经历者。也是他最终点醒辛克莱,让他明白自我价值。
皮斯托留斯把辛克莱带回家,一起趴在壁炉前冥想。辛克莱呆呆的盯着火焰,陷入了梦境之中,在烟雾与灰烬中看到了各种意象,一个个字母、一张张记忆中的脸庞、动物、树木、昆虫及蛇。盯着火光让辛克莱精神振奋,让他确定了一些早已有苗头却未发展起来的兴趣。这次经历让辛克莱记起他曾喜欢观察的大自然中的水、火、烟、云、尘土等那些奇异现象,给他带来了力量、欢乐和内心的和谐,也增强了他的内在意识。列奥纳多·达·芬奇说“观察一堵无数人唾弃的墙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或许我们也可以试试。
辛克莱曾和皮斯托留斯探讨问“个人的价值又在哪里?要是我们内心深处包含着一切,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努力奋斗?”
皮斯托留斯说“存在是存在,但我们能不能意识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没产生意识前,他只是一棵树或一块石头,至多是一只动物。一旦产生自我意识,那么他便可以称为人。你不能仅以直立行走或胎生来判断对象是否为人!很显然,有很多人仍然如鱼、如虫、如羊,甚至很多仍然像蚂蚁、蜜蜂一样!尽管它们均有机会成为人,但只有意识到,甚至学着让自己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才能变可能为实际。”皮斯托留斯回答。
皮斯托留斯说的都是最普通的内容,却不断叩击辛克莱的内心,帮他找到自我,逐渐打破蛋壳,每一次他都可以将头再抬高一点,而变得更加自由。那只鸟完全挣脱了束缚它的壳。
他要辛克莱保持勇气和自尊。他告诉习辛克莱,“如果你天生是个蝙蝠,那么你就不必像鸵鸟一样。你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古怪,并因为与他人格格不入而担忧,你要抛弃这个想法。你只需要凝视火焰、云朵,聆听内心的声音,遵从那个声音,不要去想它是否迎合老师、父亲或某个神的思想。瞻前顾后只会毁了你,会让你泯然众人。
对人和对事上,皮斯托留斯提醒辛克莱:如果你讨厌某人,你所讨厌的东西其实你本事也有,因为我们不会讨厌毫不相关的东西。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心中所想;其实,心外无物。
即使最老实的人,也不可能在一生中什么都不违背。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偏离父亲和老师限定的道路,且总会感受到孤独,但大多数人都承受不住,而很快浪子回头。
辛克莱渐渐不认同皮斯托留斯作为他的人生导师。尽管在大学这段关键时刻,他给予了辛克莱巨大的帮助,给了他勇气认识自我。但皮斯托留斯的话中包含了太多的说教,让辛克莱觉得他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因而辛克莱渐渐开始反抗,并在说了一些他认为毫无恶意的话(你跟我说的这些都是什么呀,老古董。)之后。他们的关系开始破裂。
后来,辛克莱知道皮斯托留斯梦想要成为一个神父,宣扬新的宗教,引入新的礼拜方式,并确立新的象征。但他的能力却有所不足,他过多地流连于过去,他迷恋于过去。辛克莱也意识到,皮斯托留斯向他讲述的恰恰是他自身无法实现的。他指引辛克莱的路,最终将他抛在身后。此时的皮斯托留斯就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说教和期盼,恰恰是他们想走而没能走,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梦想。
辛克莱突然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角色”,但无法自主选择,无法做到随心所欲。
即使这样,皮斯托留斯仍然说“我一定不会放弃那些美好、神圣的事物。我无法选择、无法期待,而只能坚持自我,坚持自己的命运。”在这里皮斯托留斯作为和辛克莱同样的经历者,堪称他的人生导师。
在这条追寻自我的道理上,辛克莱又遇到了和他同样在寻找自我,孤独而困惑的诺尔。诺尔是辛克莱的校友,个子不高,看起来很瘦弱,长着一头稀稀落落的红棕色头发,但他的眼神和行为却透着一丝与众不同。诺尔在校园时就一直注意辛克莱,在一天放学后在小巷子里等他。面对诺尔的问题,辛克莱也无法回答和提供帮助,只说需要他自己寻找出路。诺尔既沮丧又怨恨。
后来,辛克莱拯救了准备自杀的诺尔。从此,诺尔每天都跟在辛克莱的屁股后面,盲目听从他。诺尔会提一些古怪的问题,让辛克莱回答。奇怪的是,他每次感到困惑或来问的一些愚蠢问时,辛克莱也恰恰面临一些困惑。他那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请求总能给辛克莱启发和解决问题的动力。辛克莱认为他给予诺尔的,诺尔会成倍返还。他认为诺尔在指引他前行,或至少也是个路标。
黑塞把诺尔这个小人物用9页的篇幅来叙述,然后以“诺尔在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结束。诺尔的作用是什么?
诺尔、皮斯托留斯,他们和辛克莱年龄相仿,成长中所遇到的困惑相近。他们可以说是辛克莱的共同经历者。黑塞在此加入了诺尔,或许是要告诉在追求自我的人们,在这条路上你看似孤独实则你的周边有许许多多的同行者。
第四阶段:鸟需破壳才能出生
到了大学,辛克莱重遇德米安,并见到了他的母亲——艾娃夫人,艾娃夫人正是辛克莱的梦中情人般的人物。辛克莱时常拜访德米安和他的母亲艾娃夫人,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孤独已久的辛克莱终于不再为乡愁所困,不再嫉妒人们的成群结队。他十分珍惜这份友谊,这次的交往解决了辛克莱人生中许多的问题,让他彻底结束了过去并新生。
面对辛克莱说的人生的艰难。艾娃夫人说:万物出生便十分艰难,鸟需要破壳才能出生。有梦,路才会好走些。但并没有恒久的梦,都是一个接一个,任何人都不能守着一个梦不放。
关于爱情,艾娃夫人以两个故事为辛克莱讲解。爱不是通过乞求或索要得到的。爱意味着坚定的内心,这样被爱吸引就变成吸引别人爱你。大多人因为爱而迷失了自我。
本书出版与1919年,黑塞借德米安之口谈到他对战争的看法:人类绞尽脑汁研发新型武器,但精神世界却一片荒芜。即使欧洲征服了世界,也找不回丢失的精神。当战争爆发,辛克莱和德米安都选择了参战,与其他人,实际上是与整个世界,一起响应命运。
一次战役中,辛克莱受伤昏迷。当他以为自己快死的时候,朦胧中仿佛听见了德米安的声音:“辛克莱,我得走了!你或许什么时候还会需要我,对付克罗默或者其他什么。当你再呼唤我时,我就不能再来找你了。你得倾听自己的内心深处,到时你就会发现,我就在你的心里。”这声音唤醒了辛克莱求生的意志。
他艰难地睁开双眼,却没有看到德米安,只有他自己。之后的辛克莱越来越像德米安,他的兄长,他的人生导师。
最后的回顾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完,自问此书对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原谅自己年少的无知和许多愚蠢的所为,毕竟谁的少年不彷徨?还是反思自己在育儿中也出现过辛克莱父母的失误。未曾发现孩子的伤心烦恼;未能做孩子的知心人,让孩子能对父母畅所欲言。
或许都有吧。孩子就是一棵小树苗,成才中难免会在风吹草动中出现歪斜的情况。有时小树会自我扶正。多数则需为人父母为人师者,及时把这小树苗扶正,而且这一路上,要经常扶一扶让她靠一靠。毕竟风和日丽的日子不是时时在,狂风暴雨也不定时来。
而且彷徨也并非少年时,成年的路上也会有彷徨时。狂风暴雨有时也会掀翻一棵成年的树。正如黑塞在《园圃之乐》中说写:
我和你一样
历经破碎、痛苦的生活
却未垮掉。
每一日都从承受的苦难中,
再一次将额头浸入光明
辛克莱就是从承受的苦难中一次次将额头浸入光明。这世上并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可以直接解答人生的困惑和问题。在通往成长和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总会经历无数的困惑和艰难,会面临很多的抉择。该如何做呢?
黑塞说,我别无所求, 只想被阳光晒透 ,我渴望成熟,准备好重生。围墙上的爬藤干枯了,待到春风摇曳时,它还会再抽枝吐绿。
或许,这就是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