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意识到,经过一个月的开学季,孩子的行为习惯虽然进入正轨,但是他对主动去承担自己的事情那部分,还没有完全形成意识。那到底应该要怎样让孩子有自己的责任心呢,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让孩子有自制力的去完成自己收拾书包,收拾作业,书桌等等事情呢。以前我会觉得孩子是拖拉磨蹭的原因,但是我现在越发觉得孩子的责任心才是真正的原因。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掉了的饭菜,要让别人去捡帮他捡起来,自己犯了的错,让别人去承担,这都是孩子没有责任心的体现,所以没有从根源上,从他的自我责任意识去转变,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我在看了《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后了解到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人如何是一步步变成成熟的呢?首先是自我中心阶段,这在孩子学前应该已经算经历过了,就是自我中心,觉得别人照顾我们、对我们好是理所当然,其实很多成年人都还处在这个阶段中没有走出来。第2阶段是他人阶段,就是我们发现别人也有别人的需要期待,别人并不总是关心我们,很多时候他们也只关心他们自己,这时候会有我们挫折感,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这种差异会进入一种冲突,让我们想去解决这种差异。孩子现在也往往进入这种或反抗或顺从的阶段,也就是说他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孩子都把自己放到了一个被动的位置,就让他人来决定他自己的行为,比如老师表扬他了,他觉得我就是好孩子了,如果老师批评他了,他就觉得自己很糟糕,所以他表达的方式主维持状态都是由别人来决定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最终为结果买单的人是他,所以这就讲到一个自然后果,要让他自己来承担,可以培养他的自我意识。
到了第3阶段,独立阶段,人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和容忍差异的能力,才会进入到人际关系,这个独立阶段,自我负责能力和容忍差异的能力是在这个阶段需要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往往越亲近的人我们越难以容忍。他们跟我们的不同,我们是希望通过他们来为我们改变,进而确认我们在他人心中是重要的,他有了选择的权利,他可以选择离开,这种选择的自由就是成熟。他有自己的行事原则,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突然间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就是君子遵循内心的规则形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求诸己,一切行为都有了自驱力。
就拿早起这件事情来说,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迟到了是要挨批评的这样一个自然后果后,那他就有了自我真正想要起来的动力。所以选择的自由就是成熟,有了选择的权利,他不是因为爸爸妈妈要求他这么做而去做,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去这么做,他完全是因为自己如果不做会承担怎样的后果,如果做了会有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