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楼观后感讨论

最近又看了一部剧《莲花楼》这个人物是修自己的过程,修成了自己的正果,有时间你在看看[呲牙]

在情欲念里成就了一切又放下了一切伤害的人,盖世武功又有勇有谋

天生万物,有善便有恶

有形便有藏

有神便有魔

魔生于人心

只要万物不死

则魔永生不灭

一念起慈悲

亦可生万恶

恶从心底起

五难为具象

贪:财……

嗔:怒……

痴:愚……

慢:傲慢……

疑:怀疑……

五难为魔是为众生之障

浩然正气的表达

这段文字与我理解想表达的一致


善(阳)

我理解最好的自己

是借助万物反思自己

修自己心的过程

达到我心光明无垢的结果

有情欲念

但超越了个人的情欲念

这才能称为最好的自己


恶(阴)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

魔性的呈现

无论技术能力多么专业

财富家业多么显赫

无论哪个行业的佼佼者

如果这样最好的自己里面是以伤害别人抬高自己的都不是最好的自己

这个情欲念是执着

是成就

是价值

但在我的系统里不是最好的自己,只是最好的工具人而已

这是临江仙里面的表达

我借着别人的表达理自己的思路[呲牙]


对于我来说把心里理解的表达清晰真是太难了[害羞][害羞]

我感觉表达得特别好啊,是不是过于追求完美了[呲牙][呲牙]

跟追求完美没关系,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心里理解的表达明白,听明白是你的能力,表达明白是我对自己的需求


早上咱俩的交流我想表达的情欲念就是这个意思,但用文字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来你说的情欲念和我理解的情欲念之间的区别


我只有借助别人的语言才能把自己的语言组织清晰,这是我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短板


跟你交流是我不断清晰和练习的过程,你以前紧张的时候说话脸抽动,我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是心抖动[偷笑][偷笑]


我的短板语言表达无法与心里理解的同步(这是我成长的方向)


我的优势,无论语言怎样表达,都是通过表达与别人的反馈来观自己(修自己的心是我的本位)


用语言表达看我,看的是短板


用心去感应我,看的是真实的我


不断完善自己的这两个部分是我一直以来的方向[呲牙]

昨天过敏了,没回消息[呲牙][呲牙]


我刚在思考你说的问题,为什么你说语言表达不了你心理所想表达的?


我站在我的视角看到的,我没有想通过表达让别人了解我的需求,我好像只是表达对当下的问题的理解与想法,并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好,至于别人怎么认为的我是别人的事


我感觉你是有别人对你的人品的确认的需求,不一定对啊


因为我感觉你的思想对人品极其重视,这个力又回向了自己,所以觉得表达不能表达出你所想表达的


因为所有人都不能表达出内心所有想表达的,这是人的局限,不是你个人的问题


我觉得你可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表达的定位,表达对于你来讲主要是为了什么?这个可能能解决你对表达的认知,我有这种感觉[呲牙]

因为你的表达已经极好了,不是表达的问题,我理解的

你说的一部分是对的

我对认可的需求不是需要别人认可我的观点

我需要的是别人能听懂我的表达

而不是需要别人必须认可我的表达

我在乎的是自己表达的跟心里想的一样的

但我的表达很多时候表达的跟心里的不一致


所以认可有需求是对的,但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我对别人认可的需求是不是一样的

说出来就更清晰了,我的需求看似是对认可的需求,本质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真是不放过自己啊!


我对别人只需要清晰,我对自己永远有要求[呲牙][呲牙]

你清晰了就可以了,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感觉到的,不一定准

我清晰的,一直的方向都是自己

对自己的要求才会不断成长

你终会统合好你自己的[拥抱][拥抱]

是的,因为一直能看见所以想改变,也一直在努力


现在越来越清晰,只是不断前进的过程而已

分享:


人生使命


总结:当人生使命(轮回交叉)接管了我们的人生时,我们就不再有我们所谓的个性,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合十][合十]

分享:


生存


总结:心理学主要帮助我们达到身心合一,内外一致的生命状态,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


早上感知到自己才刚刚从生存的生命状态里走出来,我的生存主要是各方面的自由,思想不受限,身体健康不受限,物质财富不受限,孩子教育不受限,夫妻关系及一切关系不受限,不停地学习,思考,领悟,才也只是刚刚过了生存的状态


人生路漫长,修己无上限[合十]

是的,当走在人生使命的阶段,这时候的自己已经超越了是非对错二元对立,更是突破了自己的功课和限制,能正确的使用自己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感同身受[合十]

你说的各种不受限,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大自在状态


真是每个人的方向都不同啊


那你如果到了最高境界是什么不受限呢?我好好奇啊[疑问][疑问][疑问]

你分享的这两段我理解是一个意思,都是不受限的表达[呲牙]


不受限这个表达,我是限定在心理学的内心状态上,内心状态不受限,不代表现实的那个限制不存在,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也是心理学的方向


而内心的不受限,是包含了对现实限制的接受与运用


限制才能有形状,才会有万物


人的思想分内系统与外系统,而这两个系统是相反的思维方式,但又是统合在一起的,也就是阴阳的平衡,也就是内心不受限,接受现实的限制


不知道我表达的是否清晰[呲牙]

我理解的内心不受限就已经包含了现实不受限的接受与运用,如果任何一个受限就不能用不受限这个概念


这是我的理解

没有人能做到现实的不受限,因为我们就是因为限制而存在,如果不受限,那我们自身也不存在了,我是站在万物生成的本质来表达的

咱俩站的角度不同

你说的受限是永远不可能突破的存在


对标不同表达不同

我的思想表达方式都是基于现实的存在而表达的,因为思想是人创造的,为人服务

如果站在你的角度对于我来说,内心也永远受限

你的思想表达是基于什么基础表达的?我想听听你的立场

我站在自己内心不受限上的表达,是对万物的理解与接纳,当理解与接纳时对我来说现实的限制也并不是限制,而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属性,就好比万物相生相克,那只是属性不同,我看到的是不同而不是受限


你是站在万物属性表达的受限

但这样你怎么到达最高境界的不受限呢?

首先你表达了一个你说的最高境界的不受限,这个表达应该是属于你的那个不受限


而我说的不受限就是我刚说的那个平衡之道的不受限的感受,是你说的不同的意思


我理解的你说的那个不受限,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的,是空的理论与定义

是我理解你表达的最高境界的不受限是空的不存在[呲牙][呲牙]

如果你的最高境界不受限是平衡之道,那我理解的咱俩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你一区分我就不明白了

分享:


生存


总结:心理学主要帮助我们达到身心合一,内外一致的生命状态,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


早上感知到自己才刚刚从生存的生命状态里走出来,我的生存主要是各方面的自由,思想不受限,身体健康不受限,物质财富不受限,孩子教育不受限,夫妻关系及一切关系不受限,不停地学习,思考,领悟,才也只是刚刚过了生存的状态


人生路漫长,修己无上限[合十]



我这个好像没有表达最高境界的不受限吧[呲牙][呲牙]

我们都区分我们的表达就好,所有的表达都是表达自己内在的一种感受,不限于表达[呲牙]

我一直都接受你的表达,只是不理解的时候好奇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对你表达的你的最高境界有想了解的需求/:B-)

是我自己把你说的生存、生活、生命,区分成不同境界了[偷笑][偷笑]

[呲牙][呲牙]我没觉得是最高境界,就是自己突破自己的一个过程的感受的表达


过了自己的一个阶段


我觉得我们的表达越来越相融了,我是按着感觉表达的

因为自然而然觉得你说现在刚过生存,不断修行的路上一定是越来越向上的,我就理解成你最高境界了[呲牙]

你的表达对于我来说接收到的就是高大上[呲牙]

我自己定义的生存的感觉


因为自己能区分出来不同,不是现实有多少钱


也因为这种感受,也越来越理解心理学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


基于现阶段的思考

说明是你内在高,所以接收到高的感觉,还是你内在有

对于我来说不断向前就是自己越来越通透也是越来越高,这是基于自己的高,不是跟别人比的高

确实好像越来越理解我们的表达了,其实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表达的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你站在心理学表达的是你的感受,我收到的是知识层面的高大上,是你在我心里是高大上的

我心里有高大上的识别,现实中我要确认高大上的区别,所以我是站在我的角度想清晰你表达的是什么,这回更清晰了,以后要就着你的话去问你的表达,我用我的方式去区分,太开心了,我们又融合的更近了/::>

这个对,我也是经常问别人的定义,用自己的系统去理解,再转化成合适的表达,所以我经常问别人,不是质问,是想清晰别人的定义在自己系统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越来越一样了[呲牙]

认同这个老师说的一部分信息


道就是以理的方式呈现,所以叫道理,理是人自己总结和悟出来的,所以为什么要讲道理,因为不明道理的,悟性低的人,就要讲道理,他通过那个理就改变了,就合道了


讲故事的方式是人悟道的路径,但同一个故事,每个人悟的道理是不同的,境界不同,但一定是他当下需要的那个道理,这个认同,但老师没有表达更清晰


为学日益,就是知识的增进,人是需要知识的,没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就没有现在的社会构建,怎么能说知识就是屎?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对的,但老师的表达没有呈现那个真正的阴阳之道,只能说也在修的路上吧[合十][合十]

经由这个视频,我刚用心理学的方式思考了一下我执,何为我执?实则是头脑与身体的感觉打架时的那个状态,是我执


我经常从孩子身上感受到这种感觉,早上他说热,我说穿短裤就凉快了(因为他执着穿秋裤),他不认同(头脑),因为他觉得穿短裤不舒服(头脑觉得),后讲道理,他换上短裤,身体感觉舒服了,头脑的我感觉(我执)消失了

我看到的是另外的角度,这个老师呈现什么状态都是假象,我几乎不太看状态,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抄袭来的,不是自己悟出来的,我听的是他说的理


你说的是没有悟性的人需要道理,这个时候道理就是有用的


我理解这个男的说的是那些一直学习知识的人需要为道日损,你俩说的是不同状态下的人,我理解你俩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的都对,就好比善恶本一体,就看怎么用


现在我对“我执”的概念的理解,跟拿起放下是一个概念也是一样的,都说想放下先拿起,这个男的说了一个先观到,而且观到万事万物的两面性,善恶、高低、大小……当观到自己的善恶,面对自己的善恶,才能放下自己的善恶,所以“我执”任何一切都是正常的,没有我执何来觉悟与放下解脱这个境界


所以一切都看自己了悟的境界,怎么去用这些概念、方法、道理,没有什么好坏高低之分,只要用对一切都是最好的


我理解这个男的站的角度

也明白你站在修的角度表达的看见

你是站在理解这个老师的角度讲的,我是站在传播思想的角度讲的,一个老师想传播思想,就要先正自己的言与行,没见哪个修行的高僧是这样的状态去表达的[呲牙][呲牙]


老师的师与尸体的尸同音,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是站在让自己更清晰的角度理解的,不是站在理解老师的角度理解的,别人怎么传承我无法干涉,我只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呲牙]

我看的所有正在传播的人,我并没有把他们看成传播者,我认为大多数都是为自己谋生的方式方法,并没有把大多数人当成师,师是需要确认、认可才能成为师的,大多数的人都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我对很多视频的定义

突然发现我几乎不会把任何人都首先贴一个标签,也就是不会轻易评判的原因就是这,我表面是称为老师,心里是从每个当下都是评估分辨真假善恶的,我只在接触的当下学我需要的东西,所以很多人的问题都不影响我,是因为我清晰我在学啥,当了解清晰适合什么关系就成为什么关系,这个时候是我已经确认了,才成为了真正的师父或朋友


以前经常看到很多人听课评价老师,老师讲的不好就听不进去了,不管自己花了多少钱买的课,对老师的不认可,对自己的影响是全部,我终于清晰了,谢谢亲爱的[合十]

我是站在合一角度论的,论道就有论道的形象,卖菜要有卖菜的形象,内与外合一,才能让人信任,才能达到效果

我是从各个角度看,认同该认同的,不认同该不认同的,因为能看到不认同的,才有修正自己的地方

恭喜你对自己又清晰了[强][强][强]

我不认为有多少人是合一的,大多数都喜欢会表达的,所以那些人成为了老师,让很多人想学习,最后发现会表达的里面是不合一的


而很多不会表达的内在却有智慧的,大多数却发现不了,最后也误了自己,所以对于我的认知合一是很难的,有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以我理解你的角度

我也理解别人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的角度

我的不认同是清晰别人的需求,所以没有不认同,需求不同方向不同,你是用一个方向和概念在表达师和传播,我是站在自己学习清晰的角度听,他是不是师与对错都是他自己的方向和因果,我没需求也没影响

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自己的前提定义表达的自己的观点

看见自己

看见对方

完美[胜利][胜利][胜利]

是的,我们都在论道的一部分[呲牙][呲牙]


我最近用nlp的六层次封装现有的理论,作为输出,这个六层次的呈现方式很好

是的,Nlp这个理解六层次非常有效,可以用在很多方面

恩,我现在开始走外系统,找一些合适的工具配置,不错[呲牙]

其实你以前就一直在用,只是你现在又开始深耕了,挺好这个适合你[玫瑰][玫瑰][玫瑰]

以前是在内系统,用的时候不得手,跟现在的理解还是有区别


人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啊[呲牙]

是的,每个人的每个当下都有侧重点,但其他的也在用,用不好所以有些时候跟外在用不好的时候是正常的,因为自己没关注那个部分,所以我理解的我执是每个坚持、毅力的另一个概念的同意思,所以我执对于我来说是对的,只是在某一时刻需要转换和转化,需要时我执才会出结果,得到结果了放下我执才是另一个阶段的成长,每一个阶段都有我执和成长,因为成长是必然的,我执是一体的

这个表达太认同了[强][强]


我也从未认为我执不好,只是该转换的时候就要转换,不固执


你的表达太棒了[强][强]


有共情,有理解,有理论,有阴阳,有统合,有区别

莲花楼我看了


情感有点复杂


李相夷到李莲花,是两个极端的人生状态,都不是最好的状态,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方多病是一个有悟性的人,无论是情商,智商,虽然都没有李莲花高,但他是最好的,阴阳最平衡的,最饱满的


这里面的各种人物表达的得鲜明,看完一遍有回味的感觉

方多病不仅智勇双全还有情有义


你说说你认为李莲花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想听听你的观点[呲牙]

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选的都是他最好的选择


看过《雁回时》吗?


人活着就有人性的存在,勇敢面对生活的真相是我对人生的理解


如果我是李莲花,我不做那样的选择,但我不是他


李莲花可以选择不当门主,但不能不救治自己(外)


还是要相信自己,相信江湖(心)


他明明心中有大爱,但多年逃避,无法面对自己,最终对于国来讲,失了人材,对江湖来讲,失了正义力量,对他自己来讲,失了性命,对于朋友来讲,失了知己,对爱人来讲,失了良缘


他选择做了他自己,也算无悔了,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我自己的选择而已

首先我理解你说的,我只是想听你说说你的选择


如果你是李莲花你会继续做门主,发挥他依旧的风采与作用


但,最后他把救命的那个给了皇帝,如果不给皇帝他失去的不仅是自己还会牵扯方多病,这是我理解他行为的选择


你认为如果最后他保自己的命不给皇上,他该怎么选择呢?听听你的选择智慧

你说的是他最后的选择,那个已经是无奈之举了,因为他前面的选择已经会有后面的无奈,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命不久矣,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是他的情义


但我说的是他十年前战后的选择,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自然会是不同的结果


一切皆是心性使然

十年前战后他也是病的只有十年寿命,他的毒必须用最后给皇上的才能解,所以以前他那个选择可以改变结局呢?

他最后用那个花也没有用了,因为五脏六腑已经不行了,没有意义了


十年前主动找忘川花,就算不找,那也不会提前死了


十年时间没有找出真凶,因为他没有借外力,只靠自己


而十年后为什么找到真相快?因为有团队了,十年前就可以借团队之力,而白白浪费十年时间,让恶人更强大了,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这要回到他对师兄的情谊上看了,如果他对师兄的死不愧疚,如果他对师兄的品质人性更清晰,那才会是另外的结局,当他对师兄愧疚同时又不了解师兄的阴谋时,李莲花的角色没有第二种选择,除非他了解才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智慧看来是大多数人都逃不过的

如果李莲花是另外的选择,他的角色会是一个他师兄那个角色的帝王吧?拥有一切,智勇双全,名利双收,坐拥江山?如果是你说的选择是不是这样的结局?

两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李莲花就是这样的,会得一个这样的结果,是他的性决定了。


从修的角度看,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他的个人因素导致的,确实是太年轻就当门主,不够成熟


第二个角度,如果是另一个或另几个李莲花,在战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那对于个人和江湖可能会是更好的结局


第一个角度的李莲花对我的思考是我不会做这样的选择,无论当不当门主,都不能选择逃避,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我的价值理念

他十年一直没有过他的功课,我们每个人都有要过的功课,这才是人生

如果他不逃避的选择是什么?

回去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他没死,至于当不当门主,看他自己和大家的决定,但要查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他为什么中毒等等,真相才能让人反思,不会引发后续的那么多不该发生的事

如果这样的行为他就不是淡泊名利的人了,很多不甘结局变了,性也变了,确实不同性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结局

站在修行上确实他也没过自己的功课

如果真正的放下,该是内外合一的享受李莲花这个角色

但他是外在逍遥自在,内在一直有所为

是的,他不是真的放下了,所以这是矛盾问题

但如果放下了,后面的结局也就未必这样了,可能大家江湖都被李莲花师兄占领了,其他人受害了,因为李莲花师兄集结了太多高手和势力谋划,看似演的李莲花,其实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和江湖的厮杀,如果从国家和江湖的角度来看,李莲花只是其中一个角色,这也算是平衡之道了吧?失去小我成就大我,失去自我保护大家的选择了?

是的,还是小我大我的问题,现实的生活就是如此,我们也是这样,有时小我,有时大我

嗯嗯,是的

一切都是因为自性的选择

每个人的性决定了每个人的结局

这也就是八字金木水火土的理论看每个人的命吧

不同的性不同的选择结局

八字对于识人来说太重要了

心理学对于自我来说穿越自己的功课太重要了

确实人生需要学习太多面向了才能过好这一生

恩,我们只要一直走在修己的路上,就是走在天道上,得天助[合十][合十]

你怎么定义修己?

站在修己的路上,你觉得李莲花修的是哪个自己?

修己的这个己都是不一样的,如八字体系说的己,人类图说的己,佛系统说的己,心理学说的己,这些都是己


加上个修,就有了固定的标准,这个准则就是团体生活带来的准则,如果宇宙只有一个人,那这个准则就是这个人定的,所以在中国,准则就是儒释道,在其他国家就是其他国家的准则


而这些准则是从宇宙规律来的


何为宇宙规律?如地球引力让我们站在地球上,那我们就脚下为地,头顶为天,人在中间,我们就已经被定格在这个空间里


所以我们就是宇宙型塑的自己


了解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这样的组成形成了什么样的性,这样的性在什么样的环境形成了什么形为,有了什么思想,追求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有了各种学科,都是了解自己,助力自己的工具



李莲花从内心来讲,是有大使命的人,维护江湖的正义,这是他的追求,但经历了一次大的人生挫折,他开始反思自己,认为自己做错了,他没有把想法跟别人沟通过,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做了他自己的选择,违反了团体生活的法则,因为除了自己,还有关系,他斩断了关系,只留了个自己,是方多病疗愈了他,化解了他没有过的功课


雁回时这个片子把这部分呈现地更清晰,我们自以为的爱,在对方来讲是伤害


李莲花的爱就是自以为的爱


我们所有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更好地修自己,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什么需要修的

真是每个人的方向不同追求不同,看到的角度也不同

但每个人站在自己的方向追求上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对李莲花的感觉是他既有自己又有关系,只是他成为的自己是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关系也是他能做的最好的关系的选择,这是我的观点

你说的这个视角没有问题,因为这个他不是修后的自己,是普通的自己


没有修的概念,每个人都是真实的存在而已


加了一个修的概念,就有了标准,方向和追求


我这么说是因为他不是内外合一的状态,最后他出来救他的门徒时,那个自己是真实的那个自己,但这十年他没有做到,也可以说是他修的过程,这个表达也可以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可以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但不是圆满的自己,圆满的自己是人人追求的,当然也可以自认为圆满了


但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圆满,只能说我们都尽力了,尽力了就是自己的那个平衡[合十][合十]

就看自己定义的方向是怎样的了,我对李莲花十年的观点他并没有逃避和放弃,无论是站在修的角度还是江湖的角度,他是在重塑自己,调整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的傲慢,不再执着天下第一,修自己也是恢复自己同时又谋划他师兄的死因,这十年是蜕变的过程,最后是放下的结果,对于他自己和江湖来说,我的观点他是圆满的,但只仅限于他自己和对周围人的圆满,并不是儒释道的圆满


李莲花并不是不爱自己,正是因为爱自己才会愿意把活的希望给到别人,生死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好像咱俩的方向一样,但你说的圆满和高度都比我说的更高

你是认同他的选择,我是认为他是被障碍了,我对他的理解是他可以做得更好,没有做那个最好的自己

你是站在现实存的他表达的,我是站着圆满的那个他表达的


站位不同


是的,这个解读到位[强][强][强]

在我的观点里认为李莲花已经做了最好的选择,也不觉得他被障碍,这些概念确实需要确认,同样的词里面包含的太多不同了,当了解每个人的定义时,词就只是标签了[呲牙][呲牙]

是的,主要还是从哪个站位来表达的,不同的站位表达的词的意思完全不同


所以沟通只有站在同一个立场时才会达成一致,不然的话,永远是对立的

是的,别人的立场只能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是走在自己的路上的,沟通也是相互理解,之后各自走自己的路,所以回到识人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当识人清晰时才会真正理解接受别人的方向和追求

站在识人的角度,就没有修的概念了,只是对当下存的一种理解而已,这个反而更轻松,因为没有任何要求了[呲牙][呲牙]

这个我的理解又与你不一样了[呲牙]


正是因为识人才知道自己怎么修自己

如果不识人的时候都是评判与对自己和别人的硬修

我的理解是识人之后才是真修

因为金木水火土类型不同

不同必然存在修自己的概念

因为不修就不可能合

因为不修合不上

合不上还有关系彼此都不舒服

对于我来说自己说话表达的跟内心想表达的很多时候深入程度不一样


对于需要说好听的话的人我就要修说话


对于利益排第一的人我需要修放下真心


这是我识人之后要修的自己


我的识人和修跟你的又不同定义了吧[呲牙]

确实不同,对我来讲,识人不是为了关系,是选择


我是先选有修的理念的人,没有修的理念的人只是选择合适的相处方式而已


结果是一样的,定义是不同的


还是顺序的问题


你是先开门,后关门


我是先关门,后开门


[呲牙][呲牙]


在关系上,我是先选择,后验证


你是不选择,边识人边验证,再选择[呲牙][呲牙]

识人对你来说是轻松的,因为你相对擅长


验证和修对你来说相对是难的,因为对自己和别人都有要求


对于我来说识人是最难的

因为验证和修对于我来说是开心的感觉


是拿起和放下的过程和结果


说来说去好像我追求的方向就像李莲花一样的一生[呲牙]

拿起放下的这种心态

你说得对[强][强]


我还是认同方多病的方式,不放弃,接受真相,可以自行判断,做自己的选择

我也认同方多病,但同样认同李莲花,对于我来说不矛盾,因为我讨论的是李莲花,你讨论的是电视剧[偷笑]

恩,我是站在如果我是他们的话,我认同的部分是什么,需要修正的部分是什么,从他们呈现的人生状态看自己,自己如果也出现这样的困局时,自己要如何做,对于电视剧的他们没有什么对错,他们只是他们,没有什么认同,只是一种呈现而已

所以我还是说的自己[呲牙]

我知道你说的是自己

但你是在李莲花和方多病的同时选择的认同方多病

我是站在李莲花的角度说自己

方多病我没考虑在内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

不是你说的是电视[呲牙]

站在李莲花的角度说自己,这个我也表达了,我们看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你是站在理解的角度,我是站在圆满的角度[呲牙][呲牙]

因为我看自己是站在圆满的角度,看当下的自己,修当下的自己,通向圆满

我知道你表达了李莲花是站在圆满的角度说的修自己


只是你说的圆满对于我来说你的圆满是空的圆满[呲牙]

这是我的理解啊


我对李莲花是当下的自己能做到的极限

咱俩对圆满的定义也不同[呲牙][呲牙]

我认为李莲花此生就是圆满的

而不是终极的圆满

我认为终极的圆满不是这一生修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我认可的是当下的李莲花的所作所为

感觉咱俩的不同我对你的感受是

你修的是终极的自己圆满的方向

我修的是当下这一生的自己的圆满,终极的圆满对于我来说只是方向,我做的是这一世的当下

你的圆满对于我来说是空的

修这一世才是真实的

这可能是我们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们的语言表达不一样,立足点不同


圆满对我来讲不是空,我感觉我说的圆满在你的定义里不是一个圆满,所以我不认为是空的


你说的修的这一世的圆满跟我说的圆满是一个意思,你说的那个圆满的空对我来讲也是方向,我活在每个当下,但不停在每个当下,当下对我来讲只是个变化过程,每一秒都不一样,所以我不会停在每个当下,而是关注这条成长之路,通向圆满的路,快速跳出当下的障

所以是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在说一个东西[呲牙]

概念不同,感觉不同[呲牙]

是的,咱俩确实区别就是如此,表面很多概念不同,导致的不同观点,但你的解读之后换成彼此的词就合上了,不能停留在词的表面去看里面的

你说的圆满不在这一生可以达到

你说的圆满像佛家的圆满

佛家的圆满我认为是方向是未来

所以对于这一生来说是空的

而我们修的只是当下

当下无论怎么变都是这一生要修的每个当下

我认为只有这一生才有修的概念

你认为这一生每遇到一个是障碍

而我没有定义成障碍


咱俩合到现在还是一样的方向和修自己

只是表达的概念不一样

咱俩通了,跟外界就都通了,开心[转圈][转圈][转圈]

[呲牙][呲牙]


一直是概念定义的不同


内核一直是一样的,但就一个表达方式,站位,角度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的方式

跟所有人都能穿越这些不同和假相该会多美

那有点难,因为得多人对于自己有什么思想都不明确,自己的立场,也不清晰,更不能沟通了,只能是你说的理解就好

这就是识人之后我们能穿越别人的概念标签,自己不被障碍能够穿越的是自己对外界的困扰

站在理解不改变别人的前提的自己

我明白了,咱俩本质的区别,为什么是站位和角度的不同了


因为你是49革卦:就是革新变革(所以你的本质是改变别人)


而我的本质是清晰识人(本质就是允许理解接受)

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本位看自己的出处

每个人这一生的使命不同,走在自己的使命里就是修行

而不是用最终的圆满看所有人

这是我的思想核心

这是我看别人的思想

对于自己来说我修当下的自己,也通向未来你说的方向,但那个方向对于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这一生我是无法到达的,所以我只能修当下,走在未来的方向上


这样说来所以在我心里觉得你很多时候表达是高的,因为你说的那个方向是我这一生无法抵达的,能尽量做到最好的只有当下

你说的这个是因为我们都走在修的路上,所以跟你沟通时都是有修的前提的表达,无关于不修的人,而你表达的是修与不修的,对于不修的,我跟你说的是一样的,只是了解,清晰,应对,没有要求


所以我表达思想都是看在什么环境,什么主题,与谁交流[呲牙][呲牙]

我的水星表达风格是41,代表理想,所以你感觉我表达得高[呲牙]

对,我的表达是修和不修的都在内,是统一的表达


嗯明白了,你表达的理想都在未来不在当下,所以感觉高那就合上了


我的表达是水星是44,是聚合

不带有任何前提条件的互动表达

是你说的接纳一切的表达,接纳后的应对与选择

人类图挺准啊,真是区分的科学

人类图太牛了,这样区分就更容易理解接受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