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妹妹和我提起开辅导班的事情,于是我一整晚都在想这件事,因为家里也没经验,所以上网找了很多经验贴,又自己想一下怎么宣传和之后的发展,导致越想越焦虑,希望快点成事。
可是今天和舅舅他们聊了一下,他们普遍觉得没那么容易,首先我没有学生资源,现在也不是开学的时期,很难找到学生;再加上我们小镇的人都经济情况都很一般,本来就2千多的工资,每个月还要拿出一千左右给小孩上辅导班,很多家庭会负担不起。
于是一整晚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方案又被迫推翻了,现在又是陷入一个死胡同里,又是开启新的一轮焦虑。
我可能是属于幻想派,我有这么一条路的时候,我就开始幻想自己以后怎么对待学生,万一招到态度很差的学生怎么办,也幻想把辅导班办起来成功之后的样子。
我想周一到周五只有晚上上课,早上我就可以骑车去跑步,然后回来码字,下午就可以去图书馆待着看书,然后晚上上班,这是多么理想的生活。
可是现在这一切也仅仅是幻想而已,现实中需要我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招到学生,怎么放下面子去派传单。
姨妈和舅舅他们总是担心我会应付不过来,会很累,于是一直和我说这件事没那么容易。我当然知道创业都是不容易的,但我可以先从招一个学生开始,用心对待这个学生然后打开市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为你完全没经验,你会遇到很多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和问题,身边也会有各种声音,所以我一直也都没有和身边的朋友说这件事。
但如果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止步于想象,你一直想这件事很难,但也没有实质性去解决问题,每天就在家里靠想象,那这样的话你永远也走不出这个圈子。
02
包括自己写作也是一样,自己很想要实现写作变现,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很认真对待这件事。说好的日更却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完成。
即使有时间写作,似乎也是流水线,很少有做到深度思考,认真打磨一篇文章,总是靠感觉写。
《认知驱动》这本书里的作者在对待写作这件事的态度是这样的:
有时为了写好一个话题,我要查阅很多资料,要反复推敲一段话的表述;有时一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没有任何进展,甚至写了一天却要推倒重来···每次都这样死磕,知道形成自己满意的原创作品。
比如自己想要写考研不过线的话题,就还要去搜相关的话题,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然后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不是自己写文之后,自己都不愿意看第二遍,这样的文章给别人提供不了任何价值,所以也没有得到别人的点赞是很正常的。
03
今天爸爸说了一句土味情话,他说即使我不工作在家,他也能养活我。我知道,我不工作他们没有任何意见,但是自己首先会看不起自己,不管兼职还是全职也好,自己都希望自己有赚钱的能力,而不是在家做宅女。
我焦虑是看到别人都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而自己在原地打转,像妹妹说的那样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死胡同一样。
但焦虑归焦虑,自己也每天看书写作,有时候看书不想看的话就出去运动,或者看记录篇,或者研究拍vlog,而不是一点思考力都没有。
不要浪费自己在家的时间,这些都是很宝贵的时间,因为日后你会很难得再有这样的机会每天闲在家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