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不能失信》一课中,引导学生在文中圈画“能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先自主圈画思考,教师在巡堂过程中适当点拨可以从动作、语言等方面寻找。接着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以及体会和疑问,最后全班汇报交流。今天在汇报交流的过程有以下问题:指名汇报的同学圈画的语句非常全面,她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的课堂参与度就不够了,教师的追问也只针对这一个同学,不能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虽然在这位同学汇报之后也有提问和补充,但是打破了文章的完整性,本来随着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已经梳理到了文章的结尾,但是再补充的时候又翻回前文,打断了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而且在全部梳理后再进行补充,对学生来说有难度,不仅要仔细听同学的回答,还要记住自己的问题。所以要适当调整,我认为如果一个同学能够把问题的答案找全面,那么在汇报的时候就不一定非要让他只回答一点,但是可以在他回答每一点的时候及时请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把这一部分的的内容学明白了,再继续汇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的意识,又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关于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自主性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谈及如何在教育中正确认识思想教育时,苏霍姆林斯基在《什么是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一文中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并不等同于道...